×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撕開「遮羞布」,美日壟斷90%的領域,中國3700億也造不出山寨版

過人君 2022/10/25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基礎的科技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所以在很多前沿科技領域的發展,我們都一直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不過在最近這幾十年時間里,中國科技企業你追我趕,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AI以及5G技術等領域,我們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并大有超越國際領先水平之勢,其中華為5G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這也是很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

華為5G領先全球

如今華為5G經過快速的發展,早已經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5G技術和設備供應商,雖然說華為5G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十分曲折,但是華為手中擁有超過3200多項的5G核心技術專利,所以華為也并不懼怕任何的困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在5G領域取得了領先,但是在很多核心技術領域,我們依然面臨著卡脖子的危機,所以我們也要撕開國產「遮羞布」,努力去發展才行!

撕開國產「遮羞布」

相比較于5G技術產業而言,我國在另外一個關鍵基礎領域的發展卻顯得十分的尷尬,美日科技企業壟斷90%的領域,中國花3700億也造不出山寨版;而這一領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基礎科研儀器領域的發展,如今我國一年從國外進口的科研儀器的規模超過3700億元,而在這一市場上,美國和日本的科研儀器幾乎壟斷了9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大領域!

美日壟斷90%的領域,中國3700億也造不出山寨版?

要知道,基礎的科研儀器是科學實驗的基礎,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卻顯得十分艱難。國內一年從國外進口超過3700億的基礎科學儀器,如果我們用這些錢去自主研發,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科研儀器不就好了嗎?但事實卻是,我們不僅要依賴從美日進口,而且我們就連山寨版也造不出來;這無疑也是比較可悲的!

沒有實力與美日競爭

而國內之所以無法在科研儀器領域取得進展,主要是因為這一領域的發展與5G和芯片都不相同,無論是基礎的科研儀器,還是高端的科研儀器,其市場規模并不大,而且前期的研發投入則十分的巨大,目前細分市場都已經被深耕百年的美國和日本的科技巨頭企業所占領,而國內的科技企業想要進入這些領域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投資巨大,而且在沒有頂尖人才支持的情況下,我們是很難研發出擁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那麼就更加無法與美日的科技巨頭企業展開競爭,那麼最終也只會賠的血本無歸!

在基礎和高端的科研儀器領域,美日科技巨頭企業已經成為了標準的制定者,而且還擁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積累,所以我們也很難去深入進行突破,因為風險較大,多年來國內更是沒有企業愿意在這一領域砸錢搞研發,而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我們應該撕開「遮羞布」,勇敢的拋棄「買辦思想」,并大膽的在高端科研儀器領域進行研發,這樣才能在前沿科技領域取得領先的優勢!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