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了4G網絡,但是在5G方面,中國處于領先趨勢。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5G入網用戶,而且建成的5G基站數量也是世界第一的。美國5G進展緩慢,效率一般。
美國打算拆除舊設備,然后再安裝新設備,浪費了寶貴的5G建設時間。于是美國轉變思路,開始著重布局6G,成立所謂的6G聯盟。但中國也在布局6G,有怎樣的進展呢?
各國都在加速通信時代發展,1G到4G時代讓人們實現了短信、語音、視訊通話等交流。尤其是在4G時代下,互聯網迎來全面爆發,誕生了電商、外賣、網約車等行業。
由于4G時代是美國主導,因此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幾乎都來自美國,比如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等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提供優質的服務,讓人們接入互聯網世界。
到了5G,行業趨勢將朝著物聯網的方向發展,萬物互聯成為重要方向,中國已經領先。
以華為為代表的中企加大5G技術研發,并打造鴻蒙系統互通軟硬件平台,讓人們持有智慧型手機終端便能與各類智能設備進行連接。5G的技術應用不僅于此,還有很大潛力。
如果說1G到5G都是地面基站通信的話,那麼到了6G,將變成天地一體化衛星通信。
美國或許知道自己在5G方面的劣勢,短時間內無法做出太大的改變。試圖繼續引領網絡時代發展的美國,聯合各國通信,互聯網巨頭組建「NEXT G」聯盟,聚焦6G研究。
除此之外,美國與韓國延世大學成立「6G研發中心」,對6G方面的研究開展深入探索。暫且不說有何進展,至少二者走在了一起,就不會輕易停止對6G技術的布局。
這只是美國對6G行動的一部分,美國還從太赫茲通信與傳感技術,空天海地一體化通信等方面加強對6G研究的可控性。不可否認,美國可以充分利用衛星優勢部署6G。
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雖然是衛星互聯網項目,但也有條件提供6G衛星通信。
中國已在5G領先,6G作為未來的另一大發展趨勢,肯定也不會錯過。那麼中國6G有何進展呢?首先從專利的層面來看,全球6G專利申請量中,中國申請占比為40%。
美國申請占比為35%左右,其次是日本的9.9%和歐洲的8.9%,中國排名位居第一。
另外從企業研究的層面來看,華為在2017年就啟動了6G的研究。任正非說過,華為6G和5G的研究是并行的,到2030年商用6G肯定也是華為領先。華為對此信心十足。
國內通信巨頭自然少不了中興通訊,去年中興通訊完成了關鍵技術概念樣機測試,為6G的研究積累了關鍵驗證。再看整體的進展,中國在內生智能新型網絡,可編程網絡,
星地一體融合組網等方面均有研究。涉及6G的關鍵技術要麼擬定研究項目,要麼已經取得相應的突破進展。比如江蘇紫金山實驗室在太赫茲頻段刷新了全球最快傳輸速度。
實際上開展6G研究的不止中國和美國,日本、韓國、歐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推進6G。
估計美6G聯盟也沒料到,中國6G進展太快,專利申請,企業研究和6G關鍵技術的探索等等均在持續前行。有外媒表示,美反超無望了,在6G領域或無法取得主導地位。
或許有人好奇,6G最早也需要2030年才能商用,現在就進行大量研究測試,投入不菲的研發費用,有必要嗎?其實華為的5G領先就給出了答案,科技創新需要未雨綢繆。
華為在十年前就展開5G項目的發展,時至今日已成為5G必要專利持有量的最大廠商。
6G距離人們的生活其實并不遙遠,雖然還未實現商用,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雛形。6G是基于衛星和地面基站機型的衛星通信,在全球各地都能連接到衛星互聯網服務。
華為Mate50系列手機支持衛星通信功能,可向外界發送短信訊息,用于救助等場景。
這是衛星通信的重要突破,也是將來6G網絡的功能之一。6G在發送短信的基礎上,還能實現語音通話,暢享互聯網等多種服務。期待6G網絡時代全面到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