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6大國產CPU,分別是龍芯、兆芯、海光、飛騰、華為鯤鵬、申威。
但其中龍芯相對而言更受大家關注。一是龍芯目前已經自研出了LoongArch指令集,與MIPS完全沒有關系,是自己100%自研的,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自研的CPU指令集。
二是龍芯當前發展很快,像最新的3A5000系列芯片,性能離intel的i5-1137G已經不遠了,而接下來要推出的3A6000系列,據稱已經離intel/AMD的芯片,只有2年左右的差距了。
而接下來龍芯要學蘋果,推出指令集轉譯器,讓龍芯生態,也能夠使用安卓、X86的生態,那樣生態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所以龍芯喊出了口號,要走向開放市場,與ARM、X86三足鼎立,形成wintel、A-A生態之外的第三大生態。
同時在伺服器領域,在一些個人PC領域,龍芯也對intel/AMD的芯片進行了部分替代,發展勢頭良好。
而龍芯高速發展,對誰影響最大?當然影響最大的是intel、AMD的芯片,畢竟目前在PC領域,X86的芯片占了90%的份額。當然更重要的是,一旦龍芯崛起后,打破了美國的CPU霸權,這個是美國最無法接受的。
那麼美國怎麼辦?當然就是制裁了,畢竟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就是如此,看到中國企業在某項技術上崛起,威脅到美國了,馬上就進行制裁。
所以近日,美國將龍芯也拉入了「實體清單」,龍芯要想獲得美國的設備、技術等,均需要美國的許可。
這對龍芯有什麼影響?說真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一是龍芯設計芯片,需要EDA,目前EDA市場是被美國壟斷的,美國三大巨頭壟斷了國內EDA市場90%以上的份額,龍芯要切換成國產EDA,并不容易,畢竟目前在全流程、先進工藝支持下,國產EDA還是有差距的。
二是龍芯的制造會遇到問題,目前龍芯最新的工藝是14nm,采用的是中芯/台積電的工藝,但14nm工藝,大量使用美國的設備、技術。
如果沒有許可,不管是中芯,還是台積電,幫龍芯代工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嚴重的話,也許龍芯14nm芯片也要成絕唱了。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全方面切斷龍芯的設計、制造,這樣龍芯的發展就會受阻,想要追上甚至替代intel/AMD的CPU就有困難了。
接下來就看龍芯會如何做了?EDA被限這事,估計并不是特別可怕,還有一些辦法,但制造如果切斷,那還真的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全國產生產線,估計現在連28nm都搞不定,一旦龍芯回退到28nm工藝,那影響還是相當大的,替代intel/AMD的進展一定會受阻,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