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至今,華為屢次遭到老美打壓,其背后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華為只是「炮灰」,阻止華為崛起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給所有中企一個下馬威,徹底澆滅中國科技產業崛起的火苗。
不可否認,在過去幾十年里,老美確實成功打擊了不少外企,「霸權打壓」成果顯著。只要有外國企業不「聽話」,老美就會利用科技霸權,實施制裁或打壓,阿爾斯通、東芝、中興等,都是「血淋淋」的例子。但時代變了,風向變了,局勢也變了。
在美對華為出手后,比爾蓋茨就提出了反對意見,并且對美提出了靈魂拷問,「老美對中國的技術圍堵,除了逼迫中國「自力更生」外,還將毀了美企把芯片賣給中國的這門生意,這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對中企的打壓反而是在跟中國人說,要加快做自己的芯片、自己的軟件、自己的操作系統等等,愚蠢至極。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第二個【華為】、第三個【華為】出現了」。
很顯然,比爾蓋茨是有遠見的,看準了中國企業的「野心」,有了前車之鑒,中企已經清醒了,拋棄「拿來主義」,淘汰「造不如買」的觀念,全面加碼自主研發。近日,第二個「華為」傳來了好消息,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寧德時代就是動力電池領域的「華為」,SNE Research發布了最新報告,寧德時代的表現最為出色,獨占39.8%的份額,繼續霸榜,穩居全球第一。其業績的同比漲幅高達145%,一馬當先,沒有給LG、松下等日韓企業留下任何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寧德時代外,全球Top10的電池制造商中,中國企業獨占7席。而這7家中企的份額之和,達到了60.4%。對比口口聲聲要做全球第一的LG,,其份額卻下滑至13.6%,整個韓系動力電池廠商的總份額,也跌至23.7%,中韓的動力電池之爭,似乎已經有了結果。
得益于長期科研投入以及多年的技術積累,就連蘋果、特斯拉等全球頂科技巨頭,也向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企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由此可見,中企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作為第二個「華為」,寧德時代也早有了危機意識,進行了多元化布局,除了專注鈉離子電池的研發外,在麒麟電池、無稀有金屬電池以及無鈷電池等方面也早有布局,這就是寧德時代聰明的地方,其他國內科技企業也要跟進,全面發展才不怕被「卡脖」。
毫無疑問,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了,拋棄「拿來主義」,懂得要用自研技術保護自己,而寧德時代就是中企的標桿。還是那句話,核心技術買不來,專注自研才能有出路。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