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數十年來的迅速發展嚴重威脅到了老美的切身利益和主導地位,因此中方在老美心里一直都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把所有手段都用上。
而半導體作為新時代的科技發展基礎,因此一直被老美當做打壓華夏地區發展的「利器」,可本質上來說,商業貿易+全球經濟一體化,合作被毀絕對不會是一方的損失。
這不,隨著全球市場寒流來臨,經濟全面下滑,我國也是展開了反制,配合趨勢對美企造成了大量損失,一個個半導體企業都在痛苦哀嚎。
自從2022年末開始,韓企、美企就出現大幅度營收下滑、訂單縮減、裁員不斷的情況,可以說是拜登政府把事情鬧大了!
拿韓企來說,由于2022年跟隨美方組建四方芯片聯盟,受到了中企們的抵制,如今已經出現了連續9個月時間的訂單下滑,2023年2月份同比2021年下滑42.5%,產能堆積在倉庫里沒人要。
按照國際市場有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韓企SK海力士2022年最后一個季度芯片銷售額下滑38%,2023年第一個季度下滑幅度再一次提升,達到了50%!
反觀美企們也不例外,美光、英特爾、英偉達、高通等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幾乎可以用「慘痛代價」來形容。
在拜登政府一意孤行的遏華政策之后,美企們跟著遭殃,尤其是美國的幾大「親兒子」,雖說在芯片補貼法案中擁有優勢,可依舊共計損失超過14萬億人民幣。
隨著時間流逝,不久前各大美企陸續發布2023財年第二季度營收報告,其中一份報告大快人心,致使市值超過4600億人民幣(折合678億美元左右)的芯片巨頭崩了!
這個企業就是美光科技,作為「親兒子」之一,財報顯示:2023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36.93億美元,同比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77.86億美元,下滑幅度達到了52.6%。
不僅如此,由于營收大幅度下滑,但日常工廠、員工成本開支并沒有出現太大變化,凈虧損高達23.12億美元!
財報一經發布,美光科技的股價一夜之間暴跌5%,市值再一次蒸發,算得上是「嘩啦啦」地流血!通過數據可見,美光損失慘重,可這還沒完呢!
不久前,我國網信辦正式展開對美光科技的反制,對該企業在華銷售的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雖說目前結果尚未出爐,但是已經有中企因為該情況與美光科技停止合作,可見影響!
當然,這是我國對美半導體企業巨頭反擊的第一步,未來也許高通、英特爾、德國儀器等企業也將受到影響,大家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除了美企之外,三星、SK海力士、台積電等企業巨頭赴美建廠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基于拜登政府的「真面目」出現,芯片補貼法案的規則多次被修改。
又是要求企業減少在中國市場的貿易,又要求獲取補貼的企業與政府分享收益,最后一次修改規則更要求上交核心技術、核心數據。
面對這樣苛刻的條件,台積電終于頂不住了!董事長劉德音直言,法案太苛刻,台積電無法接受,將放棄芯片補貼申請。
據業內人士的推測,台積電率先放棄芯片補貼申請將帶動三星和SK海力士一起做出放棄補貼申請的選擇,同時縮小晶圓廠的規模和投資。
在放棄芯片補貼之后,台積電也同時官宣了多次新消息,又是與索尼合資在日本建廠,又是聯合三星電子、SK海力士、日月光等19個知名半導體企業組成「3D Fabric 聯盟」。
同時將先進制程芯片的核心工藝和重心放在台灣本土,增資超過600億美元,未來五年內將在台灣建造出共計10座3nm和2nm晶圓廠。
很明顯,台積電也在降低美技術的依賴,而這也同時證明了拜振華正在摧毀自己一手建立的半導體產業鏈,事情真的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