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拜登慌了!想不到中國影響力如此大,外媒:可怕的還在后面

過人君 2023/03/04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高科技領域,都遠超其他國家。

作為一個建國不到300年的「移民大國」,美國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這背后也是離不開「強權掠奪」。

這也是為何今天美國為了鞏固自己的「霸權地位」,不惜大搞貿易脫鉤,屢次推出封鎖規則,甚至還拉攏身邊盟友一起在中國周邊搞軍事震懾。 因為在美國人心里面,任何人都不能動搖美國的霸權地位。

然而,美國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正所謂花無百日紅。

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應該,如今已然成為小嘍啰。曾經如此強盛的蘇聯,最終還不是分崩離析。而今天的美國也是如此,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或許美國表面上風光無限,背地里確實千瘡百孔。

當然了,對于美國的高層,對于拜登當局來說,這都是小問題。

因為美國這麼多年來,只要遇到一些重大的內部問題,都會通過戰爭去解決,因為戰爭能夠給美國帶來財富。

同時美國還會利用「美元霸權」以及「科技霸權」去擠壓其他競爭對手。說白了,美國就是無賴,只要他家出現了問題,就會把所有人拉下水。

從今天看來也是如此,美國看到中國發展飛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有著超過美國的勢頭。在高科技領域也是如此,在某些行業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列。 所以美國才會接二連三對中國進行封鎖打壓。

對于中國今天的復興,美國必然是坐立不安的,才會動用各種手段。但事實上卻是美國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也低估了中國復興的決心。

首先,美國的歐洲小弟率先「反水」,甚至普丁的一段犀利發言,直接揭開了美國與歐洲的關系,以至于德國政客直言:德國拒絕繼續當美國的附庸!

根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議員達代論表示:德國政府不應該繼續當美國的附庸,而放棄了原本的經濟發展和自主外交。

其實不難發現,這幾年的德國確實清醒了很多,不管是當年的默克爾,還是今天的朔爾茨,他們都非常清楚,在今天這個21世界,中國的重要性遠比美國。 這也是為何在去年年底,朔爾茨會包機帶領眾多德國巨頭前往中國尋求合作。

甚至在日前,普丁直言:美國才是歐洲的「頭號威脅」,成為美國的敵人或許是危險的,但成為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這一點德國就親身體會到,因為在之前的「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上,雖然說背后指揮者是美國,但背鍋者甚至「犧牲品」卻是德國。

其次,法國也開始覺悟。在其去年年底,法國馬克龍就曾公開表示: 法國與中國不存在「對抗邏輯」,法國和歐洲絕不能被迫選擇,不至于成為美國的附庸伙伴。

馬克龍這一番話說出來,雖然有很多人不相信。但回過頭來看法國的歷史,確實有著獨立自主的性格,畢竟當年的戴樂格就做的很好。

在亞太地區也是如此。美國一直以來都想在東南亞「拉幫結派」來遏制中國的崛起。 但讓美國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個地區,中國的影響力比美國想象中還要大!

前段時間有一組數據放出,東南亞10個國家當中,對于中美之間的影響力以及信任度如何?結果顯示,有一大半以上都是選擇中國,僅有10%選擇了美國。

也就是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真正的倡導和平發展,誰是在背后「煽風點火」,這些小國家都看的一清二楚。

而且不只是東南亞這些小國家,就連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家,他們雖說跟隨在美國的背后,但他們也不想與中國徹底鬧翻。

畢竟中國除了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以外,在高科技、制造業、軍事、航天航空等領域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這也是為何外媒感慨:隨著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上合組織」等國際性項目出台,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承認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這是美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面對這一局面,拜登必然會焦作不安,才會不斷使手段,才會屢次在台海問題上做文章。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越是在台海問題上發難,就越證明美國已經「沒招」了!這也從側面透露出,中國已然不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有能力也有底氣與美國平起平坐!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