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實力最雄厚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光刻機銷售訂單經常性排到一年半載以后。按理說奇貨可居的行為并不討喜,但諸多國家還是趨之若鶩,還爭先恐后交付定金,盡力爭取將光刻機成功買回去。
馬克思所著的《資本論》里曾引用過這樣的觀點:「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ASML本質上還是商業公司,既然是商業公司,自然會首重利潤,說得直白一點,賺錢才是王道。因此擋在ASML盈利道路上的阻礙,可能都會被ASML視為敵人,無論它是誰。
自從美國偷摸鼓動日本和荷蘭簽署「芯片法」之后,ASML便開始坐立不安,因為對光刻機的嚴苛限制必然會對其銷量產生影響。美國推動的「芯片法」主要就是針對中國,可是中國又是ASML的大客戶,分歧的產生難以避免。
眼看本來會穩穩落入口袋中的錢就要飛走,ASML著急之下索性將美國暗中簽訂的「芯片法」告知中國,并勸中國趁早多采購光刻機。按照ASML的說法,如果法案正式出台就不能繼續出售光刻機給中國,因此緩沖期內可以加大購買量,等到塵埃落定可能一台都買不走。
美國主導的「芯片法」是其霸權主義的直觀體現,搞技術封鎖與設備壟斷也是其老把戲。此次的「芯片法」中最重要的條款就是限制荷蘭與日本出口光刻機給中國,將原來只針對EUV光刻機的限制擴大范圍,將DUV光刻機也納入,否則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高速發展讓美國寢食難安。
ASML只是荷蘭的一家企業,就連荷蘭政府都得仰美國鼻息,按理說ASML怎麼也不敢捋虎須,實際情況卻是ASML直接叫板「芯片法」,表示法案尚未出台前正常出貨,有那麼點硬剛美國的味道。
這也和ASML的驚人產量有關,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飛速進步使得超過70%的企業都已經開始接觸14nm芯片,能夠生產高端芯片的EUV光刻機自然增加大量需求,ASML不想放棄如此好的機會,于是便順應潮流提高產能。
對于常規的設備制造企業來說,年產幾十台光刻機已經是一流產量,畢竟如台積電和三星等全球頂尖芯片代工企業也只擁有不到50台光刻機。可ASML的實力遠超同行,DUV光刻機和EUV光刻機加起來一年能產出710台,領先全球的產能可見一斑。
不過高產并非完全是好事,如果ASML能夠全部售出當然沒問題,營收也會大幅度增加,但若是訂單數量不夠,積壓的庫存會讓ASML苦不堪言。所以為這710台光刻機,硬剛美國「芯片法」也能夠理解,連外媒都稱:ASML豁出去了。
ASML生產的光刻機遠銷全球多個國家,但要說大客戶,還得是中國,之前ASML的營收有16%都來自于大陸市場。美國「芯片法」發布之后,雖然首當其沖的是中國,但是也間接對ASML的營收造成極大影響。追求更高利潤的ASML,選擇主動出擊,將「芯片法」透露給中國或許只是第一步而已。
畢竟「芯片法」的出現讓ASML的庫存壓力極大增加,如果沒有相關動作,很有可能從此之后就永遠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要知道ASML的利潤能夠如此高昂的原因就是技術優勢,能夠保持多久還很難說。
中國的半導體事業可不是停滯不前,相反,正在快速的發展當中。可能美國的「芯片法」不僅沒如愿以償,反倒促使中國的光刻機領域加快研發進度,到時候實現自主生產光刻機,ASML便很難從中國市場吸金了。
眼看ASML徹底攤牌,表示今年會正常出口光刻機給中國,日本設備商心急如焚,很快就決定有樣學樣,硬剛美國「芯片法」。日本尼康在新一輪國企招標中確定大量中國光刻機訂單,佳能也緊隨其后。
看著西方陣營里的「內訌」,確實令人覺得啼笑皆非。不過有一點必須明確,那就是這些企業可不是真的傾向中國,歸根結底還是覬覦中國市場帶給它們的大量利益而已。
中國真正該走的還是自主研產之路,實現整條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不需要再依賴進口,還是那句老話,誰有都不如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