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美媒:台積電等美芯仍需要華為訂單

過人君 2023/02/02

從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美芯企業的日子就明顯不好過了。

AMD因為銷售不及預期,導致市值暴跌,隨后英特爾、英偉達也公布了財報,凈利潤下跌七成。

最近,英特爾又公布了2022年全年財報,其中,第四季度財報堪稱英特爾自2016年來最差財報,市值直接損失超500億元。

關鍵是,英特爾還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將繼續下滑,預計105—115億美元,同比下滑37%。

當然,台積電的日子也好過,先進工藝的芯片產能已經過剩,魏哲家也承認了這一點,并表示2023年將會出現代工訂單下滑4%左右。

即便是3nm工藝,台積電也出現了訂單不足和產能利用率沒有達到預期的情況。

雖然台積電方面表示2023年下半年晶圓代工業務將會觸底反升。

但多數業內人士不看好,認為PC、手機等電子設備銷量下滑,直接影響台積電訂單數量,而台積電仍沒有獲得許可。

對此,就有美媒表示,台積電等美芯仍需要華為訂單,這將會幫助台積電等美芯走出產能過剩。

首先,華為海思曾是全球第十大半導體企業,而華為海思芯片幾乎都是用到自家設備上,很少對外銷售,可見,華為海思有多少芯片訂單。

另外,華為曾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貢獻了超過14%營收,又是台積電7nm工藝的最大客戶,與蘋果共享先進工藝的首批產能。

要知道,台積電突然產能過剩,尤其7nm/5nm等工藝,主要因為AMD、英偉達等銷量下滑。

台積電3nm訂單不及預期,也是因為僅有蘋果一家芯片訂單,想當初,台積電先進工藝投產后,華為和蘋果爭相分享首批產能,產能只會不足,不會剩余。

其次,英特爾、英偉達、AMD都是PC芯片巨頭,主要銷售PC芯片、伺服器芯片以及顯卡等。

余承東已經表示華為2022年PC銷量逆勢增長,渠道數量翻倍提升,2023年年將會持續投入研發。

統計數據顯示,華為PC銷量在2022年增長了95%,國內市場份額僅次于聯想。關鍵是,聯想、戴爾、惠普等PC巨頭都出現了銷量下滑。

再加上,華為已經將消費者業務改為華為終端業務,不僅有消費級產能,還有商用產品,這意味著華為未來的市場會將會更大。

其實,美進一步收緊芯片政策后,英偉達率先做出反應,用A800芯片替代A100芯片,目的就規避政策繼續出貨。

隨著很多美半導體企業都做出了類似的動作,提供特供產品,這意味著美芯企業需要華為訂。

更何況,英特爾副總表示希望找到一個與華為互惠的解決方案。

最后,未來芯片的消費重點在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魏哲家也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芯片機遇,比智能手機帶來的機遇還要大。

要知道,華為已經全面進入汽車領域,自研了三電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智能座艙等,數據顯示,超1500萬輛汽車采用華為通訊技術或汽車技術等。

另外,余承東還公開表示HarmonyOS 已經成了,目前是用戶量最多的物聯網系統用戶。

關鍵是,華為還大力推廣5G ToB業務,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工廠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媒才說台積電等美芯仍需要華為訂單。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