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參是一種「大補之品」,加上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講究「養生之道」,農村那些曾經的「豬菜」,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野菜,近年來成為了「香餑餑」。而和「人參」二字相關的植物,更是受到追捧。
比如我們之前介紹的「菜中人參」、「人參菜」,一般說的就是馬齒莧植物,還有農村人說的「土人參」,一般說的就是櫨蘭植物等。這些農村很常見的野生植物,人們深究它們背后的價值,充分認識到了,原來農村野外經常遇到的野草野菜,其實它們和我們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被譽為「亞洲人參」,它同樣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因此備受關注。「亞洲人參」雖和「人參」二字沾邊,但是它的價格卻遠比人參便宜。菜市場5元一斤無人買,不是它不好,而是大家不知情,太可惜了……
曾經,「亞洲人參」這種植物只能在農村野外自然生長,近年來才得到人工繁育,部分地方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種植基地,帶動了地方經濟增長,成為了一些山區農民朋友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很多農民都愿意種植它。
「亞洲人參」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姜,大名叫做陽荷,別稱「洋子姜」、「陽荷姜」、「火柴頭」等。「洋子」其實說的就是「東洋人」,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日本人,因為陽荷這種植物在日本十分受歡迎,而且他們那邊也有生產,因此得名。
大家可以看到陽荷的外形,和我們點燃的火柴頭很像,因此得名。這是它的根部,由紫皮外衣包裹,和我們常見的洋蔥有幾分相似之處。但是洋蔥個頭較大,而陽荷的大小一般是成年人的腳拇指差不多,用刀切開陽荷,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外皮。
陽荷屬于多年生姜科草本植物,成熟植物的高度一般可以達到1-1.5米,葉子較大,和我們南方人包粽子所使用的粽葉差不多,也有一些人把它和玉米葉相提并論,不過,倒也是有幾分相似之處。
陽荷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屬于姜科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它的根部,近根處,靠近聞的味道更明顯。春天的時候,春雨來臨,陽荷就如雨后春筍般,沖出地面,新嫩的陽荷顏色多為粉紅色偏紫色,從層層的土壤覆蓋物中破土而出,別具一番意味。
陽荷的花果期為每年的7-11月份,現在還能趕上它結果的黃金季節。每年的10月份過后,農村老頭老太就會三三倆倆,組隊前來山里尋找陽荷,這個時候的陽荷,大家主要利用它有2方面的用處。
用處一自然就是食用價值。認識陽荷的農村老人,將采摘回來的陽荷清洗干凈之后,當成一種健康的「野菜」來處理。常見的做法有涼拌、生腌以及清炒。因為陽荷的制作過程簡單方便,營養美味,在農村,又得名「懶人菜」。
用處二就是入藥價值。「亞洲人參」陽荷具有祛風、止痛、健胃等價值,對便秘、糖尿病等也有一定入藥價值。關于陽荷的入藥價值,更多的是一些民間的用法,但是在現代醫學中,其實已經證明,陽荷本身自帶的元素,對特定的疾病具有不錯的效果。
陽荷作為「東洋姜」,深受日本女人的喜愛,而在我們中國,其實很多地方的人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因此,希望大家要重視這種農村植物,尤其是一些常見的老毛病,并非只有吃藥才可以解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