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三星兩家有著絕對領先的地位,台積電以接近60%的份額穩居第一,三星以15%左右的份額穩居第二,英特爾在代工方面差距還很大。
因此,美方想要打造本土芯片制造,台積電、三星成了被邀請的對象,兩家如今都已在美投資建廠。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針對台積電、三星的「制裁」開始了!
芯片起源于美國,也興起于美國,當時美方的芯片產能占到全球的40%左右。但是後來,可能因為過于領先了,只想著輕松賺錢,于是就把芯片制造逐漸向外轉移了。
在這個過程中,台積電和三星抓住了機會,又趕上了智能手機行業的飛速發展,兩家掌握了領先的晶圓制造技術,也因此拿下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一第二。
美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之前放棄的芯片制造行業,如今竟然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是,美方本土的芯片制造大都還是最初的傳統水平,設備已經老舊,想要投資翻新根本不合適。盡管還有英特爾、格芯、德州儀器等,但晶圓制造技術都不先進。
德州儀器雖然是全球模擬芯片巨頭,但還是IDM模式,并不對外代工,并且制程都是成熟制程。格芯雖然在全球代工市場排名第四,但早已宣布放棄10nm以下研發。
英特爾近年來制造技術一直沒突破7nm,如今重啟代工業務,還在向先進制程沖擊。
因此,美方現在的芯片產能僅占全球的12%左右,而我們的芯片產能已經上升到全球的15%。這也是為什麼美方會對我們實施芯片限制,又想法提升本土制造的原因。
美方現也是兩手抓,一方面對我們實施了一系列芯片限制,阻撓我們芯片發展;另一方面出台芯片法案,拿出520億美元的芯片補貼,吸引台積電、三星等去美建廠。
并且,即使要出錢補貼芯片產業發展,還不忘記加上嚴苛的補貼申請「護欄」規則。
台積電、三星都沒計劃去美建廠,因為發展了這麼多年,美方已經不具備發展晶圓廠的條件,不僅建廠成本很高,當地也沒有足夠的人才,相應配套產業鏈也不完善。
所以台積電20多年前在美建了一個芯片廠,之后這麼多年,再也沒有擴建和新建。
然而,台積電、三星如今都已在美建廠,除了受到一定壓力外,芯片補貼也是重要原因,至少可以分攤成本。不過,美方芯片補貼無疑是在畫大餅,想拿到可不容易。
之前,美方只是表示獲得芯片補貼的企業,十年內不得到大陸新建或擴建先進制程。
近日,美方開放了芯片補貼的企業申請,但也陸續公開了申請細則。這下台積電和三星傻眼了,因為需要上報財務情況、接受技術檢查、為員工等提供孩童托育方案。
這可能會導致財務被窺視,技術也可能泄露。關鍵是,未來還要分享超額利潤,最高分享獲得補貼的75%,加上其他的相關條款,增加了運營成本,想要盈利會更難。
近日,美方又提出了更加嚴格的限制,禁止獲得補貼的芯片制造商,在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等「受關注國家」,擴大先進制程產能超過15%,投資不得超過10萬美元。
這條規則很明顯是針對三星的,因為三星的存儲算是先進制程,就會受到這個限制。
除了先進制程,美方還限制將成熟制程的產能擴大超過10%。這條基本上就是針對台積電了,因為台積電在大陸沒有先進制程,并且一直在擴建南京工廠的成熟制程。
美方這次新增的補貼限制規則,很明顯就是在針對台積電和三星,還有SK海力士,他們未來在大陸擴產的計劃將會面臨嚴格限制。可見,一年豁免期也沒什麼作用了。
美企英特爾受影響較小,因為只在成都有一家芯片封裝廠,規模也不大,別說先進制程,連成熟制程也不算。由此可見,美方規則相當于對台積電、三星的「制裁」。
對此,外媒看得更加明白,于是直接表示:針對台積電、三星的「制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