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我國華為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了領先的實力以后,就遭到了老美的打擊和制裁,這不僅讓我國華為公司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企業幾乎都受到了影響;
在華為被打壓以后,華為任正非就表示:美國限制芯片出貨的行為將導致全球芯片過剩,到時候不僅不用怕買不到芯片,反而還會有人求著我們買;隨著整個芯片市場的不斷洗牌,現在來看,任正非的預言也成真了!
在老美芯片禁令的限制下,全球芯片上下游企業的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中美企高通、英特爾等巨頭企業在做出斷供的決定以后,它們的芯片就出現了一定的庫存壓力,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中企砍單的進口芯片數量超過970億顆,而在2023年中企砍單進口芯片的數量依然在不斷增加,這也讓不少美企的芯片都出現了庫存積壓,就算是降價也賣不出去;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是美芯賣不出去,就連韓國芯片也賣不動了!
在全球半導體芯片市場上,除了美國芯片的實力很強以外,韓國企業的優勢也很明顯,像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等企業所生產的芯片也很強,在整個半導體領域也擁有著很高的話語權;這些年來,韓企也一直在依靠著大陸市場來賣芯片,但在美國發布芯片禁令以后,韓企芯片的出貨就受到了影響,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韓國芯片庫存率指標達到了265.7%,創新了歷史新高,而三星芯片業務季度虧損更是高達40000億韓元;而這也意味著韓國芯片也賣不動了,對此外媒紛紛表示:都是美國惹得「禍」!
雖然說韓國企業在芯片領域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但在老美多次的修改芯片規則以后,全球芯片市場的發展就徹底亂套了,如今老美還想要聯合日本、韓國一起組成「芯片聯盟」,進一步的對芯片的出貨進行限制,而這也讓韓企深受其害,并開始出現了芯片庫存積壓數據不斷增長的情況。
要知道,中國大陸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消費市場,這些年來,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所生產的芯片大部分都賣向了中國,而老美修改芯片規則后,不僅直接限制了韓國企業芯片的出貨,而且還激發中企走上了自給自足的道路,為了加快擺脫芯片卡脖子的局面,我國也制定了國產芯片發展的5年計劃,在2025年以前實現國產芯片自給率70%,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現在中國科技企業都在加快自研的步伐,并開始使用國產來進行替代!
綜合來看,這一切也正如華為任正非所預料的一樣;老美的芯片禁令正在惹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和「后果」,而老美一味的限制芯片的出貨,也讓各大芯片企業都苦不堪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如果不將芯片賣給中國市場,那麼很難在全球范圍內找到第二個可以替代的市場來進行接盤,現在美企和韓企業該思考芯片賣給誰的問題了;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