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半導體領域的先發優勢,這兩年老美對中國大陸芯片產業頻頻出手,除了本土芯片企業斷供之外,老美還攏日、韓、台灣組成「四方聯盟」將我國排除在芯片產業鏈之外,拉攏台灣的台積電赴美建廠。
可惜啊!作為全球代工工藝最先進、產能最大的芯片廠,台積電技術硬,骨頭軟!威逼利誘之下,張忠謀最終還是同意赴美建廠,將自己的技術、人才一點點搬往美國。
起初張忠謀以「貿易自由」、「成本過高」等因素排斥赴美建廠,不少人認為張忠謀的內心還有一絲不舍,殊不知這是他們與老美對島內民眾唱的雙簧!
據環球網報道,快92歲的張忠謀,近期在與一位美國學者對談時突然「翻臉」公開表示: 「支持美國減緩中國大陸芯片發展腳步的產業政策,對此沒有異議」!
這是張忠謀首次公開站台老美,支持美遏制中國芯片!作為一向謹言慎行的張忠謀,突然說出這樣的話,絕對不是口誤!
張忠謀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首先,台積電人才、設備運送到美國之后,台積電后台的美資本紛紛撤資、離席,甚至像被綠了一樣遭到了巴菲特的短進短出,之所以美資本撤資,原因就是不看好台積電的未來,因為老美攪亂了全球芯片市場,歐洲、日本、中國等許多國家都在孵化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
對此張忠謀表示「如果美國想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半導體產業,就應該繼續投資台積電,畢竟台積電掌握著美國人現在所沒有的技術!」
張忠謀此言透露著一種「威脅」,但如今老美為提振美本土制造業、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種病態。這種威脅似乎沒有任何作用,張忠謀只能充當「墻頭草」與我們「翻臉」!只有這樣或許才能獲得美資本與更多訂單的支持。
其次,張忠謀意識到中國芯片崛起之勢已勢不可擋,台積電之所以跟隨老美的腳步,劉德音此前就已透露,為了追求更極致的制程工藝,穩固台積電在代工領域「領頭羊」的地位,只有赴美才能拿到先進的設備、更多的半導體材料。但這些年,我國制定了2025年70%的芯片自給率,國資委加大對集成電路行業的投資力度,科技部的重組等,旨在推動中國芯片自立自強。
想必張忠謀也是看清楚了大陸芯片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前景,如果按照當下的發展速度,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對台積電構成「威脅」,借助老美的手放緩大陸芯片產業的腳步,或許這樣才不會對台積電構成「威脅」。
為什麼敢這樣說呢?
張忠謀這種表態,很明顯有了明顯給自己劃清界限,而台積電南京28nm晶圓廠還在緊鑼密度籌備中,張忠謀難道不怕南京擴產計劃落空嗎?
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27663億元,同比下降0.9%,總計3241.9億片,其中大部分為成熟工藝芯片。中國芯片市場規模占據了全球過半的比重,但大陸晶圓廠很難吃下所有的訂單,而台積電的28nm產能占據了全球85%左右的份額,這些訂單到頭來還是流入了台積電的口袋。
而且國內企業所涉及的7nm、5nm甚至3nm先進制程工藝芯片,大部分還是台積電負責代工。所謂有求于人必受制于人,我國市場又是自由的、開放的、包容的,或許張忠謀就是看到了這一點。
世界再無「台積電」
台積電的全稱是「台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但張忠謀明目張膽支持美遏制中國芯片,數典忘祖,也讓一些外媒表示:台積電已開始「去台化」變成「美積電」,世界再無台積電!
我國半導體技術與西方技術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可否認的是,近兩年我國在芯片制造設備方面攻克了許多卡脖子難題,并且在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等下一代半導體領域后勁兒十足,關鍵我國還有西方國家所沒有的最大優勢—市場!相信肥沃的土壤,一定能孕育出最美的花朵,孵化出我們自己的「中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