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19年5月份,華為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而被列入實體清單后,許多來自于美國的軟件、硬件、技術等就斷供了,特別是芯片,一旦斷供,對于華為而言,可能陷入生存絕境。
特別是後來連台積電都不能代工了,華為麒麟芯片成為了絕唱,高通也只提供4G芯片,華為手機業務陷入困境。
但事實上,5G芯片斷供后,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麻煩,因為有了4G芯片,華為一樣可以發布手機,再加上在手機端,華為還可以用4G增強+WIFI6來部分彌補5G缺失帶來的遺憾,影響并沒有那麼大。
同時華為的業務絕不只有手機,還有運營商業務、其它消費者業務,以及企業業務、智能汽車等等,發力其它業務,也能夠部分彌補手機業務。
真正讓華為擔心的是什麼?其實是軟件層面的斷供,這遠比芯片斷供更可怕。畢竟在芯片領域,國內也許高端不給力,但中、低端還是有替代方案的。
但在軟件層面,比如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ERP軟件等,這些斷供了,對于華為而言,比5G芯片斷供更可怕。
為什麼這麼說?華為早在1996年,就采用了Oracle ERP,這個ERP系統支撐了華為全球化的業務,它管理調度著華為的生產、制造、財務、銷售、采購等等。
而在被列入實體清單后,Oracle ERP就斷供了,雖然舊版還可以用,但新版本沒有了, 升級也不可能,這對于華為而言,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因為隨著業務的發展,華為內部用的EPR系統要隨著業務的發展,不斷升級,才能夠滿足華為的業務需求。
一旦不能升級了,生產計劃系統,銷售系統可能都會出問題,到時候如何安排生產,如何跟蹤訂單和發貨?如何確認收入、核算成本等,都會成問題。
這種情況下,華為怎麼辦?只有自研一條路了,把Oracle的數據庫和ERP系統全部換了,換成自己的,畢竟ERP技術難度沒有那麼大,關鍵是產業實踐,這一塊華為自己針對自己的業務,那還是有優勢和把握的。
于是在2020年初,華為自研ERP項目立項,并將這個ERP系統命名為MetaERP。
按照華為的說法,為了這個ERP系統,合計投入了數千人,并且還聯合了華為的合作伙伴一起開發,用來替代Oracle ERP,滿足華為內部管理資源、訂單、人力、物力、財務等等的需求。
華為表示稱,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公司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并經過了華為內部試用的考驗,滿足華為的需求。
近日,華為正式發布了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完成對舊ERP系統的替換。
同時為了表彰在此項目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相關團隊和個人,華為在東莞溪流背坡村園區舉辦了「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會。
任正非表示,MetaERP是一套管理系統軟件,完全使用華為開發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并且已經過內部「應用實戰考驗」。
很明顯,在ERP這件事情上,任正非徹底放心了,有了自研的ERP系統,再也不用擔心Oracle ERP斷供了,也不用擔心斷供對生產、銷售、財務等帶來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