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信息時代,無論是軍事還是科技發展,都缺少不了作為工業基礎的芯片,可基于19世紀開始部署,美方占據了半導體芯片領域的主導權。
加上我國在近幾十年來的持續發展,老美就開始對踏上科技高速道的中國多次打壓,試圖通過斷供等方式遏制中方科技發展,如今事實證明,拜登踢到鐵板了,中方「反制」生效了!
自從2018年,美方制裁中方的態度就逐漸強烈,展開了愈演愈烈的中美科技戰,老美對華夏地區的限制開啟了「轟炸模式」。
又是打壓華為、上海微電子、長江存儲等中企,又是頒布《瓦森納協議》、《美日荷協議》、《芯片與科學法案》等條約,號召西方國家企業對華夏地區全面限制。
起初這些操作促使中國企業確實受到了嚴重影響,可隨著如今時間的流逝,中美科技戰的結果也是逐漸清晰。
在一系列的競爭之后,美方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致使全球經濟一體化受到了嚴重影響,正如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說的「全球經濟已死」!
此前有利于各國科技發展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如今已成為美方為一己之私,打壓、限制其他國家、企業的卑鄙手段。
自從看清了美方的「真面目」之后,中國就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制裁峰潮過去,短期影響消失殆盡,站在巨觀的角度上可以看到,拜登踢到鐵板了!
基于中國持續推進自主研發的戰略部署,中國半導體領域迎來大量突破,不論是芯片設計、芯片封裝,還是芯片性能實力,都已經達到了不錯的水平。
甚至就連芯片量產技術也有著可觀的水平,踏入了7nm的先進制程工藝,最難的國產半導體制造/光刻設備也到了28nm制程的研髮尾聲。
正因如此,我國在半導體芯片上的產能正在大幅度上漲,在不少成熟工藝芯片都已經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結果。
尤其是長江存儲和中芯國際,在儲存芯片和28nm制程芯片的產品已經可以實現自主供應,這一現象導致一眾美企、韓企,甚至台積電都出現了營收下滑。
尤其是台積電,此前該企業超過60%的訂單來自美企,剩下40%的訂單幾乎都來自大陸,可自從赴美建廠之后,該企業受到了拜登政府的「虐待」!
包括蘋果、英特爾、高通等不少美企紛紛砍單,在張忠謀說出贊同遏華政策之后,中企們也紛紛對台積電進行砍單,結果2023年3月份財報顯示,整體營收下滑超過15%。
不得不說,作為墻頭草,這就是台積電做出決策的后果,此外三星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向中國市場出貨的存儲芯片也呈現出貨量大幅度下滑的趨勢。
這個幅度甚至一度高達50%左右,這對于三星乃至韓企而言,都是影響巨大的存在,此原因正是出于赴美建廠的第一個補貼申請要求,那就是未來十年內不允許在大陸建廠。
為了降低對進口存儲芯片的份額,中企們選擇配合國產存儲芯片企業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從而導致三星終于扛不住了,在中國市場和芯片補貼上,選擇了中國市場,放棄了芯片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長江存儲的崛起,還帶來了一個對美企的影響,按照中國存儲芯片市場數據來說,目前美光科技的儲存芯片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嚴重擠壓。
當然,面對這種「吃飯砸鍋」的美企,我國絲毫沒有手下留情,乘勝追擊對美光科技在華銷售的產品進行了網絡安全審查,算是中方的一大反制手段。
如今反制生效了,美光科技的存儲芯片產品市占率僅剩11%,相信未來很快可能就會被踢出中國市場,這對于中方而言,絕對算是一個好消息的存在。
隨著中國對于美國限制措施的反制行動越來越強勢,美國企業和其相關供應商往往會遭受市場的巨大沖擊和營業效益的下降。
這表明,如果美國政府一味采取限制措施,而不是采取更加開放和合作的態度,將會進一步加劇其在全球貿易和市場上的困境。
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應該采取更加開放、平等、合作的態度,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即便是美國,要想長時間成就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也只有加大在科技領域的研發投入,通過打壓、斷供、限制的方式鞏固自身地位只是徒勞,總有一天中方會超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