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反制」奏效了,德國率先嘗到苦果,890億美元外資難以再現

過人君 2023/03/28

縱觀全球GDP總值的排名,美國常年穩居第一,中國常年穩居第二,可提到第三時,原本常年穩居第三的日本,在去年險些被第四名超越,而這第四名正是德國。德國作為歐洲范圍內最大的經濟體,除了工業十分發達之外,經濟更是名列全球前列。日本作為曾經的第二經濟大體,在去年被德國險些超越,其實離不開外資在德國的貢獻。然而就在近日,德國發布的一項數據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熱議。作為全球外資最愛前往的聚集地,德國的外資發達水平將不復存在,尤其是中國資本。看來,我國的「反制」是已經奏效了。

在近段時間,德國發布了一篇關于外資的調查報告,其中顯示,全球外資流入德國的數量正在急劇下滑,很難再達到曾經890億美元外資的巔峰水平。尤其是中國資本,除了中國本地企業降低了前往德國的投資之外,還有一大批中資撤離了德國。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歐洲對中企的制裁。我們都知道,過去幾年之所以德國一直被大量外資青睞,就是因為德國在歐洲是經商環境最好的地區,尤其是投資的穩定性還有創業的成功率,這些都是德國外資吸引成功的原因。可是隨著德國跟隨美國腳步,對德國本地的中企進行了不合理審查后,這一切都改變了。

大家都知道,美國通常會對中國那些有潛力的企業,進行各種各樣的制裁,比如拉入「實體清單」,就是美國最常見的手段。前段時間,美國為了實現對中國的經濟脫鉤,不僅加大征收了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還大量的審查了中國赴美投資建廠的一些企業。最終,他們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將這些企業通通拉入實體清單,最終的結局就是將我們這些中企從美國趕走。可讓人意外的是,美國不僅自己這樣做,還拉著歐洲國家一起做,其中,德國就配合美國的行動,審查了大部分在德國發展的中國企業。

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之所以前往德國發展,就是因為德國的經商環境很公平。然而現在德國竟然連自己的招牌都砸,這讓中國企業感到十分不滿。因為德國并不審查其他國家的企業,唯獨逮著中國企業不放,很明顯就是搞針對。為了抵制德國的這種行為,我們大批中企決定直接撤資德國,既然德國已經上了美國的船,就說明在德國發展的企業,今后將沒有一天太平日子,明知道要虧損,還不如早日撤資來得痛快。

德國沒有想到中國的舉動,竟然這麼堅決。一直以來,中資對德國的經濟影響都非常大,入駐德國的中企,不僅帶動了德國本土的經濟發展,為本土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還帶動了德國本地的產業鏈完善。可以說中資在德國外資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過既然德國用制裁手段逼迫中企,我們也不會慣著德國。只是,德國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超越日本原本就在一念之間,可現在失去了中資之后,再想要超越日本就難了。

其實,中國GDP總值之所以能夠快速超越日本,緊追美國,除了中國市場之大、消費者實力突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經商環境公平開放,不會刻意去針對某些強大的企業,也不會用制裁手段對待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這就是我們外貿的成功之道。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