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芯」被打臉?5000多家芯片企業退出,美媒:高估了中企

過人君 2023/03/11

眾所周知,自從我國華為公司被打壓以后,就讓無數的中企開始覺醒了!為了在半導體芯片領域不被人卡脖子發展,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加快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國產半導體芯片產業鏈才行;而國內也制定了國產芯片發展的5年計劃,在2025年以前,國產芯片的自給率要達到70%;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國家也給出了很多的扶持政策,一時間在國去也開始掀起了一股研發和生產芯片的潮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華為被打壓之后的一年時間里,國內新增加的和半導體芯片相關的企業就超過了20000家,而在國際半導體芯片市場上,每增加20家半導體芯片相關的企業里,有19家都來自于中國;足見在過去這幾年中國科技企業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發展是多麼的瘋狂,就連美國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也表示:限制芯片出貨,只會刺激中企加快走上自給自足的道路!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消費市場,而中國的芯片消費潛力也是巨大的,這些年來,國產科技企業發展所需的芯片幾乎都是依賴于從美國進口而來,當國產科技企業開始走上「去美化」的道路以后,讓國產芯片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所以才會出現芯片企業井噴式增長的局面;但當潮水褪去以后,市場又出現了另外一番局面,很快「中國芯」就被打臉了!

雖然說中企想要進入芯片領域發展,并為中國芯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但是我們要知道半導體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是屬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領域的發展,所以并不是誰都能研發和生產出芯片的,在中國新增加的眾多芯片企業中,還有不少都是為了補貼而來,真正「造芯」的則并不多,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中國有5000多家芯片企業退出!而留下來能造出芯片的企業則少之又少,對此美媒也表示:高估了中企!

如今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正在大浪淘沙,因為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是屬于重資產領域的投入,前期投入巨大,回報周期長,所以很多科技企業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希望以后,就選擇了退出,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中國科技企業想要發展半導體芯片,還需要面臨芯片設計的工業軟件EDA的封鎖,以及光刻機的封鎖等卡脖子的難題,所以小企業想要熬出頭也是很難的!

綜合來看,現在國產科技企業想要自主研發和生產出芯片也還是比較難的,打造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國產半導體產業鏈的道路可以說是漫長且艱難的,中國科技企業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投入,最終才能守得月開見月明,我們要想不被人低估,不被老美小瞧,那麼就必須要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