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芯片自給率高達70%,國外芯片庫存積壓,外媒:中國不要了!

過人君 2023/02/09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經濟也因此迅速騰飛,各種高科技產品更是層出不窮,我國對芯片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所以需要從美國進口大量芯片,才能滿足國內市場所需,然而這也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那就是國內芯片市場過度依賴美國。

1993年,美國半導體工業成功擊敗日本半導體之后,其市場份額一度超過了37%,占據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地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芯片就是中國購買的,然而隨著中國半導體不斷發展,中國優秀的芯片企業層出不窮,中國芯片技術也不斷迎來新的突破,再加上美國半導體市場份額越來越低,突然美國徹底坐不住了,美國看到了中國芯片發展的希望,也看到了美國半導體正在隕落,所以他們想方設法也要保持行業地位,不惜發布芯片禁令阻止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

美國向荷蘭ASML施壓,禁止ASML向中國提供芯片制造相關設備,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生產不出先進制程芯片,那麼中國也只能從美國進口先進制程芯片,可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眼看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中國超級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先進,甚至一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美國再次坐不住了,并且推出芯片法案,禁止美企出售高端芯片給中國,同時也禁止美企出售相關芯片制造設備,中國芯片行業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一方面中國沒有制造先進制程芯片的相關設備,另一方面中國失去了購買先進制程芯片的渠道,很明顯美國這是要把我們往死里整,正所謂致之死地而后生,果不其然,中國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為了擺脫對美國芯片技術的依賴,我國投資巨額用于科研,不僅是要研發先進的光刻機,更是要通過全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然而無論是光刻機技術也好,還是其它全新技術也罷,其難度都不亞于制造原子彈。

光刻機的難度在于制造過程涉及諸多環節和零件,特別是設備所涉及的極紫外光源技術,又被美國牢牢掌握住,美國肯定不會允許我們使用他們的先進技術,而我們想要研發出對標的技術,在短時間內也根本不能完成。同樣對全新技術的研發也是如此,全新技術就意味著一切都是未知,在研發的過程中會碰到什麼難題,碰到的難題又需要多少時間攻克,所以在時間上已然無法把控,那麼想要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不可控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既能擺脫依賴,又能百分百在短時間內實現目標呢?

其實正如集成電路領域專家蔡國智說的那樣,我們根本不需要研發先進制程,我們只要將成熟制程做到極致就可以了,正如前面所說,先進制程的研發以及全新技術的研究,都需要時間和大量精力去做,如果這個時間是一百年,甚至是二百年,肯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如果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導致國庫空虛,也會影響到國家整體發展計劃,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就是時間、難度以及需要付出的成本。

只要將成熟制程做到極致就可以了,是否就能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呢?其實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早已在成熟制程上擁有一定基礎,也就是說在這個基礎之上,就不存在時間上的問題,同樣也能降低難度和只需要付出極少的成本,就能很快取得重大突破,徹底實現中低端芯片的自主研發,并且占領全球中低端芯片市場份額,那麼我們不僅可以降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更是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用于研發先進制程,也就是說分兩步走,先解決成熟制程,再攻克先進制程,徹底擺脫對美國的技術依賴,中國就能實現芯片自給自足。

不得不說,一切都是老美自作自受,目前國內芯片發展現狀,那就是我們不僅徹底解決成熟制程,更是已經全力研發先進制程工藝,以及對全新芯片技術展開大量研究,在成熟工藝方面,中國不僅已經掌握純國產14nm工藝生產線,更是占據了大量全球中低端市場份額,根據中國芯片產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芯片自主率達到70%,比2020年的60%有著顯著提高,當然也存在遺憾的地方,那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雖然占全球70%以上,但是汽車芯片自給率卻僅為5%。

除此之外,2022年中國進口芯片5384億顆,相比2021年的6354.8億顆芯片,已經整整下降了15%,中國已經做到了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下一步就是要全面進軍先進制程領域,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外傳來了對于中國人來說,無比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由于中國減少進口芯片,導致很多美國芯片廠商芯片賣不出去,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開始瘋狂降低試圖將芯片賣給中國,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芯片自主率都已經高達70%,根本不需要從美國進口更多的芯片,外媒甚至聲稱美國芯片廠商庫存積壓,就是中國不買了。

不得不說,由于美國芯片禁令,美國芯片廠商賣不出芯片,中國芯片廠商買不到芯片,導致全球芯片供應鏈發生巨大改變,然而中國可以通過自主研發來滿足內需,但是美國卻不能憑空出現第二個消耗大量芯片的中國市場,對此,我只能說這就是自作自受、自食惡果。您是否也這樣認為呢?那麼今后中美芯片行業將會如何發展?我們能不能徹底打破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