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常常被比作信息產業的「根」,而用于生產芯片的光刻機,也被譽為推動信息產業向前發展的「發動機」,如果沒有光刻機,整個半導體產業將遭遇斷鏈危機,摩爾定律也將停滯不前。
然而就是這麼重要的設備,荷蘭的ASML公司卻掌握著全球80%的市場。ASML之所以能擊敗競爭對手,順利發展成為行業領頭羊,就是因為背后有美資本與技術的支持。所以,不管是ASML還是ASML的客戶台積電、三星,都是老美芯片制造業的「后花園」!
由于華為、中芯國際在半導體研發、制造領域開始蠶食西方企業的市場份額,所以近些年老美針對我國展開了一系列的限制計劃。面對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ASML也左右為難!
左右為難的ASML
2018年,中芯國際向ASML訂購了一台EUV光刻機,由于老美從中阻撓,這台設備至今沒有到貨,不過面對我國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芯片市場,ASML的中端DUV光刻機的出貨還是沒有問題的。而恰好因為這部分DUV光刻機,我國芯片產能得到了飛速提升,制造工藝也來到了14nm,基本能滿足90%的市場份額。而ASML比誰都清楚中國芯片制造行業的潛力,所以這兩年ASML一直非常尊重中國市場。
2022年7月,老美游說ASML擬禁止ASML對華出售DUV光刻機,ASML的CEO溫寧克則警告稱:中國大陸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斷供將導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面臨中斷。
2023年,老美擴大限制規則,拉攏日本、韓國加大半導體封鎖,ASML第一時間警告稱,給中國壓力越大,中國半導體制造技術進步越快,遲早能造出先進芯片制造設備。
而當美、日、荷三方達成協議后,ASML對中企隔空喊話「協議事關光刻機,但不會對ASML 2023年的財務預測產生重大影響」!ASML此舉其實就是想讓原本「秘密」的協議變成「透明」,呼吁中企抓緊訂購!
ASML放出消息
近期,ASML再次放出消息稱:2023年來自中國的營收會控制在22億歐元左右,大約為160億元。同時ASML還表示:2026年之前,DUV光刻機的產能將會提升到600台左右。
從ASML放出的消息或許看不出什麼,因為擴產是企業實力的象征,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但是基于當下變幻莫測的外界環境,在英特爾、三星、美光等紛紛下調增長預期的背景下,ASML此舉無疑釋放了一個明顯的信號:ASML沒有在意美、日、荷蘭的協議,反而更想實現更多光刻機的出貨。
但對于ASML而言,想要交付所有DUV光刻機,前提就是保住大陸市場,尤其當我國制定了2025年70%自給率的目標,丟失中國市場對于ASML而言,不僅存在被斷供必要惰性氣體的可能性,同時還等于失去半個芯片市場!
其實這些年ASML早已意識到,光刻機的事業基本已經到了盡頭,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他最后的救命稻草,而且日本的光刻機本身并沒有依賴美技術,即便新規落地,也會采取比較「溫和」的政策。
所以這些年ASML在大陸市場不僅增辦了11個倉儲物流中心,3個開發中心,1個培訓中心和一個維修中心,還擴大中國員工數量規模,為中國員工成立了「ASML中國日」!
曾經嘲諷我們「即便給你們圖紙也造不出來」,如今違背老美意愿,頻頻對中國市場示好,加速對中國市場出貨,這讓一些美媒表示:ASML這是對中國攤牌了!
但對于中企而言,在保證產能的同時,一定要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只有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