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害人終害己,中企與「自己人」打價格戰,贏了中國市場卻輸給國外

過人君 2023/03/04

在中國發展這70年來,最讓我們引以為傲的除了軍事領域的發展,那就是經濟領域的發展了。想必各位朋友都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男子漢了,我們的父母幾乎都是戰爭年代就出生了的,那時候的生活不僅連飯都吃不飽,國內更是連轎車都難見一輛。然而自從中國崛起以來,大家的生活就越來越好,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為國家創造經濟的中國企業。不過在經濟增長的過程當中,國內的企業難免會走錯彎路,尤其是企業之間相互打價格戰,讓中國市場成為了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市場,如今已經出現了反噬。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工廠,由于國內勞動力太多且過于廉價,所以每年都能夠接收到大量國外訂單。這樣一來國內的企業就開始百花爭鳴,競爭十分激烈。那麼大家一定知道,商業領域中的水非常深,讓我們普通群眾根本都摸不透,不過我們常見的「價格戰」卻是最常見的商業競爭模式,相比于其他利用品質打動客戶等模式,價格戰是最為簡單有效的。不過按照價格無限下降式的方式來獲得市場,始終會讓整個市場烏煙瘴氣,導致最終市場發展畸形獲得反噬。

最讓人忘不了的一次價格戰,就是蘋果訂單的爭搶。在去年9月16日,國內多個地方的疫情同時爆發,導致中國勞動力數量急劇減少,讓蘋果14系列產品出現了供應緊張的現象。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一大批企業急著接手蘋果訂單,然而他們給出的要求就是降低制造價格。大家都知道,蘋果公司之所以想要離開中國市場,去越南印度建廠發展,就是為了更低價格的勞動力,可是如今竟然有中國制造商愿意自降價格來競爭蘋果訂單,實在是讓人唏噓。畢竟,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中國人均消費、經濟水平的提升,意味著我們要升級轉型制造業,而不是自愿降低價格去求國外訂單。

其次還有2022年美國訂單的縮減,引起了國內企業打「價格戰」爭奪訂單。在2022年來自美國的訂單減少了40%,于是浙江一個企業便選擇出海搶奪訂單,也就是親自前往海外與別人談訂單。這樣的現象雖然表面上態度十分積極,但是背后已經顯現出了一個極大的社會問題,那就是影響到了企業的正常接單狀態。要知道,以前我們是等國外發來訂單,現在我們是出國搶奪訂單,說明市場發育已經出現了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一家比一家價格低,導致國內勞動力價格一直無法維持在一個恒定的水平線上,忽高忽低的價格讓我們難以接到國外訂單,也變相影響了整個經濟市場。

最重要的是,我們中企在國內打價格戰,雖然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市場,贏得了財富,可是再這樣下去,我們整體的經濟便會輸給國外,所以「價格戰」一定不能是我們所提倡的方式。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重,年輕人群體逐漸占據市場,屆時勞動力就無法再被迫降低,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價格戰」的現象。不過,我們作為網絡媒體人,自然還是要向廣大企業呼吁,不要打價格戰!中國要逐漸趨向于高級,轉型高端制造業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低聲下氣去國外搶奪低端制造業的訂單。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