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比芯片卡脖子還要可怕!清北高材生成為美芯片專家,國家要出手了

過人君 2023/03/28

隨著互聯網崛起以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物隨即被研發出來,這些產品幾乎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實現了吃外賣、網上購物等以前所許下的愿望。可是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提升,美國開始針對中國芯片實施制裁手段,華為從世界第一大手機制造廠商,淪落到現在的「無芯可用」。比起我們對美國芯片禁令的鄙夷,其實我們更在意的是,國家什麼時候能夠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國家砸巨資培養的清北高材生,究竟都去哪里了?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教育水平就實現飛增,直到現在,中國的高等學府已經遍布全國,每一個學校都能夠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那麼這些人才有沒有為國家做出貢獻呢?前些年國內有人對清華畢業生留學歸國率做出了調查,人們發現,81%的清華畢業生在美國深造后,便留在了美國工作發展,直到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成為了美國硅谷的高端人才,芯片領域、AI領域的研究中心,充滿著大量的華人。這一數據真的讓我們哭笑不得,值得開心的是,中國人證明了自己的智慧,就算在美國這樣人才林立的區域,華人也能夠立足山巔。可失望的是,這份數據代表了我國的人才流失率。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學府,國家將全國最優秀的老師往清華里送,每年最多的教育資金投到清華大學,可以說清華學生享受的是全國最優秀的待遇,然而他們在畢業后卻沒有為祖國做出貢獻。很無奈的是,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提升,中國人才流失率也在不斷增長。2021年,中國的人才外流數量是全球最多的。科技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不是單純的比設備的先進與否,而是人才的多或少。人才多就意味著創新的機會更多,硅谷之所以每年都能夠引領著世界科技發展,就是因為聚集的人才太多。

中國芯片發展到現在已經10多年了,如果不是美國的強力制裁,或許我們還在依賴著國外進口,這一切都是源于人才的空缺。在2022年上半年,美國芯片制裁最嚴重的那個時期,中國芯片產業有20多萬人空缺,更別提光刻機、激光雷達等頂尖科技領域了。人才是21世紀最重要資源,尤其是在美歐對中國技術的聯合封鎖之下,國家終于決定出手,拯救中國的人才流失率。

據了解,我國為了降低人才流失,第一個辦法就是從根源上阻斷人才流失。國家組織清華北大畢業生,與國內半導體巨頭公司一同建設「芯片研究中心」,讓他們一早就參與到貢獻祖國的道路中去,提升薪資,提升對國家的責任感。第二個辦法就是改進我國的研究環境。其實在調查中顯示,很多中國人才之所以不愿意回國發展,就是因為國內的研究風氣,沒有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更加淳樸,國內很多院室的氛圍都與國外相差極大。第三個辦法就是提升對人才的福利待遇,相信很少人愿意背井離鄉去海外發展,如果不是研究氛圍的原因導致,那就是薪資問題。

華為之所以能夠在移動通信領域超越美國,就是因為華為的人才夠多。而華為之所以能夠留得住人才,就是因為華為的薪資待遇夠高,俗話說得好,「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國家的大企業都應該效仿華為,用高額的薪資去吸引人才,不要吝嗇財產,因為人才就是最大的財產。要想完全杜絕被海外國家卡脖子的風險,就要實現自主研發,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才能真正變得強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