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外媒:中國開始重拳回擊制裁了

過人君 2023/03/22

眾所周知,自從老美在5G競爭中被華為超越后,就開始對華為等中企進行毫無底線的「報復」,從芯片禁令、四方聯盟再到如今的三方協議,每一招都是對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精準打擊。

老美憑借作為半導體發源地有著基礎技術的領先優勢,對我國芯片制造、光刻機設備等方面進行「卡脖子」。或許在拜登看來,我國半導體產業起步較晚,關鍵技術嚴重依賴進口,只要限制相關設備的出口,就可以從根本上遏制我國科技的發展,把中國踢出全球產業鏈。

不可否認,老美的如意算盤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華為等中企不小的影響,華為手機業務因為缺少芯片而沒落;中芯國際因為未能獲得EUV光刻機,在芯片制造上只能止步于14nm制程。

但令拜登似乎看輕了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不管是消費市場還是原材料供應,中國都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至關重要的一環。老美發起的這場「芯戰」受影響的絕非是中企,高通等美企遭到的反噬也非常嚴重。

僅2022年,美科技企業累計蒸發2.2萬億美元市值,美半導體市場整體銷量嚴重下滑,甚至高通、英特爾等企業不斷傳出裁員的消息。并且隨著出口限制不斷的加碼,美芯企業庫存日益「臃腫」,就連芯片價格也跌至「白菜價」。即便如此,中企依然不買,因為斷供行為已經給美芯貼上「不可靠」標簽。

對于老美瘋狂制裁華為、中興等中企的行為,中國不再選擇讓步,開始選擇重拳回擊了。尤其是在稀土等關鍵原材料以及核心技術上,中國的反制可以說直接扎到老美的「大動脈」上面。

眾所周知,稀土是芯片生產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另外稀土在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激光以及軍工等尖端行業有著廣泛的用途,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

而我國掌握著全球70%左右的稀土資源,不僅如此,「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已經將我國的稀土提煉技術提升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領先美國8-15年。

對于中國的重拳反制,美國方面啟動了緊急預案,與盟友國組建「G7供應鏈聯盟」,為的就是繞開對中國稀土產業的依賴,建設一條從原材料供應到提煉技術全部脫離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除了中國掌控的70%稀土資源外,還有30%的稀土資源分布在世界各地,比如越南、澳大利亞等,存在著一定的稀土資源。但對于龐大的市場需求,這點無疑是杯水車薪,更重要的是,除了中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企業能夠做到99.999%的稀土提純和分離。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中國就限制稀土資源和技術對日本的出口,盡管日本為此做出了多元化努力,至今無法繞開中國供應鏈,對進口稀土的依賴依然是100%。現在,特斯拉等部分美企還要試圖繞開中國稀土供應鏈,已經開始著手布局了。

得益于中國豐富的稀土資源和強大的提煉技術,外媒表示:任何妄圖繞開中國稀土供應鏈的行為都是「笑話」。

當然,僅靠稀土這張「王牌」,并不能讓我們可以「高枕無憂」,稀土只是芯片制造中的一環,因為芯片制造是全球化產業。當然,在我們眼中反制從來不是目的,為的是警告某些人,讓他們知道中國手中的「王牌」很多,更讓其明白,「脫鉤斷鏈」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要知道,美帝忘我之心從未減少,我們不能寄希望通過反制來換取和平相處。只有堅持攻克核心技術,才能真正的實現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當下,仍然需要堅持自主研發,身體力行的去攻克光刻機等關鍵設備及核心技術的突破,只有全面提升自身,才能不懼怕任何打壓和制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