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開始,老美對中國芯片產業的「圍堵」進入了密集開火的階段,從聯合日、荷斷供相關設備、計劃斷供中企4G、WiFi等常規零部件,到將更多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的「領頭羊」列入實體清單,老美不惜損失本土及盟友的利益對中企進行出口限制,可見如今的老美完全進入了一種病態。
但我們并沒有慣著他們,反而是打蛇打七寸,找到了美芯片產業的一個「脆弱點」,美光。當「缺芯」向「產能過剩」快速轉變、利潤極速下跌、行業競爭愈發激烈,2022年美最大的存儲芯片巨頭美光公司業績暴雷,利潤暴跌。即便2023年第一季度,依舊沒有從「虧損」中走出來。而美光又是打壓長江存儲、長鑫科技等中企的幕后推手。這種情況下,我國對美光啟動了網絡安全審查。
對于美光而言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數據顯示,2022年美光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為10.8%,還沒有算非中國客戶購買的產品流入中國市場的份額。一旦有任何安全方面問題,必然會影響美光在大陸市場的銷售。
針對美光的調查,雖然暫時還沒有結果,但有些人認為,啟動對美光的調查只是敲打老美,美光遲早會重回大陸市場。而且消息稱,老美警告韓方,如果美光在大陸被禁止銷售,三星、SK海力士不能填補空白。
然而,事情或許并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
2022年初,美光宣布關閉上海DRAM設計業務,要求部分中國工程師前往美國或印度,并給員工附贈了「移民大禮包」,美光此舉,對外宣稱是防止「技術泄密」。
近期外媒報道, 美光宣布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打造封裝測試與模組產線,而且報道稱,印度已經批準了美光在印度的投資計劃。
不僅如此,在安全審查結果沒有出台之前,據台媒報道, 美光已經通知經銷商,5月起不再接受更低價格。
針對此事,不少人表示,美光相當于是「攤牌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安全方面。從此前媒機密文件的泄露不難發現,老美以所謂的「安全威脅」為由對中企的電信設備、互聯網應用、智慧型手機等業務進行全方位打壓,其實就是賊喊捉賊,真正威脅他國安全的正是老美,不管是電信設備、操作系統,還是搜索引擎等,都是老美搜集數據、情報的工具,芯片也不例外!
此前,德國安全公司 Nitrokey發了一篇長文,披露了美通用芯片巨頭的一項「隱藏功能」,可以通過固件優先級,繞過安卓系統直接將一些敏感數據發送至自家伺服器。美光是否存在相同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美光關閉上海DRAM設計業務,并將生產線向印度轉移,未免讓人覺得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其次,長江存儲、長鑫科技的崛起,不僅在歐美所壟斷的存儲芯片市場撕開了一個缺口,同時國產芯片還有讓這些企業難以媲美的高性價比,這也是為什麼美光這些海外存儲芯片巨頭會利潤暴跌。常規來講,如果想要與中企在國內市場競爭,必須具備更高的性價比優勢,但美光卻放棄了這一決策,不再接受更低的價格。到底是虧損不起還是打「物以稀為貴」的牌?我們不得而知,但當SK海力士、三星等芯片巨頭集體降價,美光不接受更低的價格確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美光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歸根到底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光游說美官員斷供中企,反而激發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步伐,推動國產芯片加速實現自主可控。
對于老美而言,這或許只是開始!據悉華為5G工程機已經開始測試,不遠的將來華為5G手機必將王者歸來,而這僅僅是中企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