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5384億件,較2021年減少15%,按照數量來算的話,就相當于約減少了970億顆芯片。
減少了970億顆芯片進口,對美國芯片企業而言,卻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大家看看intel、美光、AMD、Nvidia等等企業,去年的日子真的有蠻慘的。
不管是業績,還是在資本市場,均是交出了幾年以來最差的答卷,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很多企業的市值直接腰斬。
而到了2023年,這些芯片企業的日子好過些了麼?并不是的,業績還是非常慘,原因在于中國持續減少芯片進口量。
按照海關的數據,2023年1-2月份,中國進口集成電路676億個,下滑26.5%,而進口金額為478億美元,下滑30.5%,減少了146億美元(約1000億元人民幣)。
相當于1-2月這兩個月,中國芯片進口量減少了243億顆,同比每天少進口芯片4億顆。而金額的話,每天少付出2.43億美元(約16.7億元人民幣)。
這對美國芯片企業而言,影響真的太大了。畢竟美國占了全球50%的芯片市場,而中國進口了全球近80%的芯片,相當于美國生產出來近40%的芯片最終是要流向中國市場的。
一旦中國市場僅2個月,就減少了30%的芯片進口額,減少了243億顆芯片進口量,就相當于2個月內,美國芯片企業要少賣近200多億顆芯片,117億美元左右的芯片。
而高通一個季度的營收不到100億美元,相當于高通一個季度的營收就這麼丟掉了,你說慘不慘?
所以前幾天有機構預測,因為中國市場需求不振,芯片銷量下滑,所以全球前10大芯片企業,至少9家會同比大跌,最高的甚至會下滑51%,那就是美光。
而這10大企業中,美國占了7家,韓國2家,台灣一家。從利潤來看,這10家企業中,至少會有4家虧損,5家利潤減少,可以說是全球芯片企業大崩盤了,美國芯片企業崩盤的就更明顯。
為此,像Nvidia、intel等企業均將目光瞄向了中國市場,覺得接下來芯片市場需求恢復,關鍵要看中國市場的需求能不能恢復。
可以想象的是,這些企業接下來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中國市場多買芯片,比如降價、促銷,推中國特供版等。甚至還有可能會想辦法打壓中國芯,讓中國芯片產能減少,這樣不得不從國外進口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