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充電3分鐘續航1000公里?日本全固態電池開發成功,中企面臨挑戰

白昼之梦 2023/03/03

新能源電動汽車,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時間,被市場認可和更多消費者選擇,就是因為充電續航能力的大幅提升,為使用經濟的同時,帶來極大的便利。

現在充電3分鐘續航1000公里的電動車都出來了?日本全固態電池開發已經獲得成功,中國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新年開始,日本企業爆料,日本已經研發出固態電池,具有超級快充的能力,三分鐘就能充滿電,行駛千余公里。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非常吃驚難道真有這麼厲害的電池嗎,我國企業該怎麼辦,只能面對這種挑戰眼看著市場份額被奪走嗎?

日本號稱的這麼牛的電池,真有這麼厲害嗎,固態電池是鋰電池的升級版本,也是新能源汽車企業都想要獲取的核心動能設備。

現在電池技術越發先進,從動力支持到安全性能的保障,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費者也知道新能源汽車早就一改最初的續航能力弱,充電時間久的劣勢,成為了真正便捷的出行幫手。而且現在的汽車電池總體的品質也是非常優秀,讓消費者和市場都很放心。

在這種前提下,日本的固態電池也是一個新的市場信號,預示著新一輪的競爭又開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支持和續航能力,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日本研發的固態電池相比以往的液態電池,對于安全系統的提升,是有很大的幫助,液體電池的危險度比較大,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安全隱患和極端的安全事故等,但是固態電池就摒棄了液態電池的缺陷,能夠保證電池的性能更加穩定,不會因為電池液體短路出現問題。

固態電池的優勢更加明顯,體現在電池的體積更加小巧,節約空間,總體的重量也會相應減輕,這些都是讓電池更具有使用的便利,推動電池的發展向更加節約空間和內部存儲容量更大化。

在日本宣布固態電池研發成功之前,市場上的電池主要是半固態的凝膠電池,這種電池也是比較熱銷的品種,在市場也有比較可觀的份額,在近年來都是熱銷的款,預計在未來二年還是會占據主導的市場地位。

日本的固態電池會大量生產占據市場嗎,實際上固態電池也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例子導電率不理想,建造的成本和加工精度等技術都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是一蹴而就能大批量上市那麼容易。

真能實現快充,目前是在實驗室的環境,需要一定的特定條件,一旦使用到日常中,這種參數會有變化,如何進行調整適應普通日常的續航使用,快充的能力是否能和實驗室的參數接近,這些都是需要再次確認和解決的問題。

今年剛剛開年,日本的電池就已經躍躍欲試,要和中國企業爭奪市場,日本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日產集團,就是這款電池的研發商,表示固態電池,要在兩年后開始正式投產。而具體應用到汽車上的時間,要等到五年后去了,也就是2028年才會有安裝了全固態電池的新能源汽車上市。

這種電池從研發領域和使用的角度考慮,確實值得期待,但是到那時,我國也許會有同類的電池也有突破進展,所以不要過于恐慌,中國企業就算目前看面臨挑戰,但是還沒有正式上市競爭,一切都是沒到定局。

但是日本對于這款電池設計開發也有著很長遠的布局考慮,比如在降低成本方面,控制電池的生產成本,價格沒有提升,和鋰電池將近。電池的密度和能量卻增了一倍,這種電池的耐用度更高,是人們都需要的續航能力更持久的超級大容量電池。

關于技術的最大科技含量表現在這款電池不含液體成分,這是很厲害的,電池將會更穩定安全,液體會讓電池內部容易出現問題,也在使用中不容易保持穩定,但是固態電池就很好地解決這些缺點。

日本似乎對于這款電池普及市場后,將會強大競爭力,抱有很大的信心,但是中國企業真的毫無辦法嗎,也未必。

固態電池并非日本獨家技術,還有很多企業都在同步進行研發,我國的技術突破也許很快就會追趕而上,所以沒必要漲他人威風。

日本是勢在必得,想要占據世界第一,但是想要壟斷還是有難度的,除非這個技術其他車企都無法提升,這一點是日本也不敢斷言的,畢竟高科技時代,被超越都是分分鐘或者一夜之間的事,技術壟斷也是很難的。

美國就有固態電池已經開始量產,而且是特斯拉汽車將會應用到電動汽車。法國也在加緊研發固態電池,也同樣使用到新能源汽車領域,這些國家都只是其中的個例,世界上遠不止這幾個國家在盯著固態電池的研發。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