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里,美國對于我國的動作頻頻,主要方向有兩個, 其一就是打壓我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代表企業和機構有華為、哈工大、龍芯中科等,美國意圖通過供應鏈限制的方式阻止這些中國企業的壯大。
其二就是產業鏈方面,美國對蘋果、三星等公司施壓,要求這些企業把產業鏈從我國市場遷出。
種種行動都把美國的科技霸權,美國優先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面對著美國的霸道,我們并沒有慣著他們,你限制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讓包含美企技術的產品在出口給我國之前必須獲得許可, 那我們就不用你美國生產的技術好了,沒了你美國技術又不是造不出來芯片。
現如今我國的龍芯中科已經打造出了純國產的龍芯芯片,并且通過Chiplet技術推出了超高性能的伺服器芯片,從芯片指令集架構到最后的代工封裝全部國產化流程。
另外,你不給華為用EDA軟件、Oracle數據庫,沒關系,我們也可以自給自足, 華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14nm以上的EDA軟件工具,同時在數據庫中也替換掉了Oracle。
而看著我國在技術領域的不斷突破,一些美國媒體也是逐步捋清了思路,道出了真相,在4月10日,美國媒體彭博社發布了一篇題為,《中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不再需要西方技術了》的文章。
這篇文章之所以給出這個觀點是因為, 其認為在美國大搞對中國企業封鎖的同時,中國企業在全球最大研發支出者的名單上的排名越來越靠前,彭博社還拿出數據來表示,在五年前只有華為是全球研發支出排名榜中唯一進入前25的企業,也是唯一的中國企業,但是現如今卻有了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到了前25。
而彭博社通過美國公司蘋果來舉例,表明越發支持將在提高生產力和增長方面獲得回報,所以才給出了中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不再需要西方技術了的結論。
事實的確如此,本質上想要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唯一解決方案就是加大研發投入,從而實現技術突破,現如今我國正在加速這個過程, 所以未來我國所有「卡脖子」技術的突破也是必然的。
而彭博社的這篇文章一出估計拜登也是氣急敗壞的,因為這無疑是讓美國的七寸被擊中了,一直以來,拜登之流就是想要通過技術限制來阻礙中國技術的爆發,但是其實這都是徒勞的,這一點拜登等美國高層自己也意識到了。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財長耶倫會提出, 想要中美關系恢復,中方就不能對高科技研發加大投入的原因,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如果接下來我國繼續加大研發投入,那麼放棄西方技術將成為必然,這是他們一直不愿意接受和面對的。
但是,現如今這個真相卻被彭博社揭露了,也就是說美國的遮羞布被揭開了。
其實,在彭博社發聲之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也公開發話表示, 美國允許禁止Tik Tok的法案時,美國就失去了成功和創新的根源,因為現如今美國的成功和強大都是來自于開放和自由,可是在針對TIk Tok這樣的中企時,美國卻變得狹隘和自私,這會阻止美國的創新和成功。
無疑,這兩大美媒的接連發聲已經讓全球看到了美國的真實面目,這個美國刻意營造的「美國神話」已經是徹徹底底的被粉碎了。
但是,這依舊不是全部的真相,面對著兩大美媒的發聲,外媒方面也是傳來評論表示, 更可怕的結果還在后面。
因為,拜登的狹隘和針對,讓我國和全球許多的地區開始對美元進行脫鉤,這將嚴重沖擊美國的金融體系,耳鳴沒有了美元霸權和金融體系的支持,后續將會影響到美國的科技等方面的創新,這才是遏制美國發展的根源, 因為美國是一個制造業空心的國家,當美國的美元優勢消失,金融優勢破滅,那迎接美國的就只有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