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針對我們的企業華為,美方實施了四輪嚴苛的制裁,給華為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手機業務,因為麒麟芯片無處代工,銷量直線下滑,營收銳減。
然而,我們卻從來沒有針對美企蘋果。庫克也明白,我們不會像美方對華為那樣針對蘋果,但依然在加速推進搬離計劃。近日,富士康突然行動,蘋果可以說再見了!
富士康作為蘋果的代工廠商,看起來非常依賴蘋果。正是因為拿下了蘋果的訂單,富士康才獲得更好的發展。其實,富士康對蘋果也很重要,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蘋果。
富士康有豐富的制造經驗和技術積累,還有強大的規模效應和供應鏈管理能力,能夠快速響應客戶的要求,能夠給蘋果提供全流程和定制化服務,保障產品正常供應。
蘋果每一代產品的上市,都需要富士康及時提供產品供貨,才能實現順利地銷售。
富士康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蘋果的營收。就像去年冬天鄭州富士康事件,就讓蘋果iPhone供應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收,加劇了蘋果的業績的突然下降。
可以說,富士康和蘋果兩家是相互成就的。蘋果產品的熱銷,給富士康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訂單,因此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一度升至130萬人,以保證蘋果產品的生產。
不過,蘋果不想過度依賴富士康,後來又引入和碩、緯創等,不過富士康依然為主。
富士康也很重視蘋果,曾經為了蘋果推遲小米的訂單,還在美方開始制裁時,直接斷供了華為代工。并且在蘋果計劃從大陸往外遷移時,富士康率先去印度等地建廠。
近日,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表示,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正考慮在印度大舉擴張,包括開設新廠、提高iPhone組裝數量,年產量預計提高到2000萬部。
近日富士康突然宣布,將投資約7億美元,在印度硅谷新建一座iPhone組裝工廠。
其實,從2017年開始,蘋果推進供應鏈遷移計劃,以減輕對中國制造的依賴。當時蘋果就把 iPhone 的一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了印度,不過在印度生產的主要還是舊機型。
但從去年開始,蘋果一反常態,開始在印度生產最新款iPhone 14。并且計劃到2025年,印度工廠將承接蘋果25%的全球產能,這應該是富士康為什麼又在印度建廠。
富士康鄭州工廠承接了iPhone全球50%的產能,富士康印度工廠想往這方向努力。
然而,蘋果的雖然一直在布局向外搬離,但似乎進展并不那麼順利。如今,已經5年多了,并沒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印度工廠多次出現嚴重事故,導致訂單出現問題。
最終,富士康還是把訂單緊急轉移到鄭州工廠才完成任務。雖然去年冬天鄭州富士康出現了問題,但如今已經很快恢復了,并且迅速回歸正軌,開始進行正常的生產。
即使如此,蘋果似乎并沒有改變搬離的想法,還和富士康一起繼續加速推進搬離。
蘋果和富士康雖然說是互相成就的,但他們似乎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大陸市場成就了他們。蘋果和富士康正是在大陸地區才碰撞出了火花,雙方獲得發展。
兩家的成就,離不開大陸廉價且素質較高的產業工廠,離不開大陸非常完善的配套產業鏈,離不開大陸高品質的配套設施,最重要的是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這些優勢不是印度能比的,也不是印度近幾年能夠做到的,他們如今應該有所感受。
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蘋果一直派遣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到印度培訓當地人并幫助建立生產。然而,印度工程提高 熟練度似乎是前路漫漫,向印度擴張的過程緩慢。
更重要的是,蘋果供應商之一的印度塔塔集團,其經營的一家外殼工廠,良品率也只有50%。事實就如此,真相很殘酷,我們可以對蘋果說再見,蘋果卻很難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