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迎來曙光!華為度過至暗時刻,外媒:這就是過度打壓的后果

過人君 2023/02/01

進入2023年,意味著華為備受老美封鎖打壓已經快4年了,這幾年時間里,華為在漆黑的路上匍匐前行,雖然備受西方的四面圍堵,但華為依舊沒有放棄,依舊抬頭仰望著星空。

雖然台積電斷供芯片,華為麒麟芯片成為了「絕唱」,但華為轉身就開始了全方位布局芯片產業鏈,不斷投資國內廠商,就是為了加快推動100%國產化的供應鏈。

雖然谷歌斷供安卓系統服務,華為轉身也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同時還放出了自家的HMS生態。

那一刻,讓老美開始意識到,華為并不像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一樣,封鎖似乎打不倒華為。所以從2019年往后的兩年時間里,老美更是不留余力地對華為進行封鎖,抹黑。

然而,老美終究還是低估了華為,低估了中國廠商崛起的決心!

2023年,華為開始迎來曙光

就在這個月中,華為召開了全球市場大會,大會現場上多位華為輪值董事長、集團的CFO孟晚舟以及久未露面的孫亞芳也公開線上,再加上背景板上面的那一句話: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有品質地活下來就是勝利。 這足以彰顯出華為鳳凰涅槃的信心與底氣。

再往前看,進入2023年的1月初,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就公開說過,這三年時間里,華為習慣了憑著慣性,沿著一條不知道通向何方的道路前行。 但隨著方向盤突然回到手中時,那一定是大膽前行的歡喜!

或許這三言兩語都無法說明華為迎來曙光,我們不妨再看看華為的營收。

2022年華為全年營收6369億,這營收對比華為巔峰時刻或許不值一提,但相對于2021年來說,已經略有增長,也預示著華為度過了至暗時刻。

而且進入2022年之后,華為「孤立無援」的局面也逐漸得到緩解,老美這三年來的封鎖制裁也開始「土崩瓦解」。因為華為開始進入了制裁常態化運營,甚至不斷開展新業務。

盡管手機業務受到阻撓,但在其他的5G業務開展上,華為可是越戰越勇,讓接近20萬華為人都能力出一孔。

再深入了解整個大環境,你就會發現華為確實不簡單。在今天這個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眾多美國科技巨頭都進入了「寒冬」,營收下滑,產品堆積,裁員等等,像英特爾、高通、蘋果等無一例外地開源節流。

就算是一向被稱為「打工人向往的圣地」谷歌,都開始被媒體嘲諷:無限福利時代已經過去,大裁員中27按摩師被離職……

相比之下,華為這三年面臨的困境要比這些企業多得多,但就算是這樣,華為對于員工的權益保障,研發投入依舊沒有減少,反而加大了投入,增加了激勵。

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了1409億元,占據了全年營收的22.4%,直接超過了蘋果和三星這樣的巨頭企業。

其實早在去年八月份,任正非就曾發布了一則「寒氣逼人」的講話,要求每一位華為人都能時刻保持「狼性」,才得以讓華為能夠在今天的研發和創新上取得突破。今天不管是華為手機業務,還是5G基站,都在加快推動國產零部件的代替,徹底走上「去美化」。

前段時間,有日本媒體拆開了華為的5G基站,結果發現國產自主研發的零部件高達55%,出自美國的零部件僅有1%。 這意味著,老美的封鎖打壓只是「紙老虎」,華為用實際行動去將它慢慢戳破。

再說手機領域,華為的Mate系列手機作為旗艦品牌,一直以來都備受國外消費者的關注。有國外的數碼博主把mate 40拆開后發現,中國自主研發的零部件達到了60%。而mate 50手機的零部件更是有72%的零部件是中國自主研發的。

這說明了,「去美化」道路,華為正在全方位實行。因為任正非也明白:不能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和平是打出來的!

最讓老美意想不到的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會給老美當頭一棒!

在鴻蒙系統之前,市場基本上被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所瓜分,但鴻蒙出現之后,開始慢慢改變了這局面,呈現出「三分天下」的環境。

據了解今天鴻蒙系統的設備用戶達到了5.7億,全球份額也達到了2%,或許跟安卓和蘋果還有很長的距離,但起碼在這個領域,有中國廠商站出來高舉大旗,這是前所未有的!

這也是為何華為的鴻蒙系統會被央視評為「十大國之重器」,畢竟今天華為的鴻蒙系統遠不止手機和數碼設備,而是能夠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

這也外媒所擔憂的地方,才會說出:過度打壓華為,只會加速中國自主研發,到時候吃虧的不僅是美國廠商,而是整個西方。

當然了,華為被打壓更像是一面旗幟,一方面讓西方看到了中國廠商自強不息的巔峰,看到了中國廠商敢于創新的楷模。另一方面也告誡了所有國內廠商,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希望華為能夠早日鳳凰涅槃,華為手機能重新回歸全球市場高舉國產大旗!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