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9日,ASML正式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報告,其中的數據令人大驚失色,此前一直說ASML會受到市場「寒流」影響的傳言不攻自破。
基于《瓦森納協議》、《美日荷協議》之后,EUV、DUV光刻機都沒人買了?不不不,絲毫沒有出現營收下滑,ASML:中國大陸還有600億訂單沒出貨!
首先我們看看ASML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報告,總營收達到了67.4億歐元(折合509億人民幣),毛利率為50.6%,凈利潤超過19.6億歐元(折合148億人民幣)。
其中營收同比2021年增長超過91%,凈利潤更是較比2021年的6.95億歐元高出不少,同比增長超過182%,整體接近三倍的水平。
顯然,較比市場上聲稱ASML的光刻機設備銷量下滑的說法,完全就是背道而馳,不僅沒有出現下滑,還是出現比例巨大的猛增。
為什麼會說ASML的營收會下滑?此前,市場上對于ASML光刻機營收、銷量下滑說法的解釋有兩點,其一就是ASML失去中國市場,畢竟大陸是全球芯片消耗量最大的市場。
尤其是基于目前中國正在大舉擴產半導體領域產能的時候,無論是ASML的EUV光刻機還是DUV光刻機,對于中方來說都是擴產和踏入先進制程工藝芯片的重要材料。
可基于「長臂猿」的管轄,ASML一直沒有辦法向中方乃至全世界自由供應半導體設備,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要知道如果擁有了大陸市場的EUV光刻機供應權,恐怕為了踏足先進制程工藝,別說如今的15%營收貢獻,就算是30%、50%都可能達到。
但營收下滑和損失并不相同,尚未得到中國市場的供應權,談何失去之后的營收下滑,但由于美日荷協議的出現,ASML呼吁中企追加DUV光刻機的購入,其實也造成了不少營收。
其二,由于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企業赴美建廠之后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不僅沒有拿到芯片補貼,還白白投資數百億美元在美國地區。
為了降低資本投入,台積電、三星兩大半導體晶圓廠商紛紛縮小在美地區建造的工廠規模,同時紛紛向ASML砍單。
要知道,目前ASML由于《瓦森納協議》的影響,無法自由出貨EUV光刻機設備,除了美國本土企業和一些參與了LCC EUV聯盟的國家之外,最大的買家就是台積電和三星了。
兩大晶圓代工廠商對EUV光刻機的砍單,令不少人都以為ASML將會因此在EUV光刻機的售賣上雪上加霜,可事實證明并沒有,就連台積電、三星的砍單可能都假消息。
不過這還不是重點,ASML更令人驚嘆的不是營收,而是堆積的訂單,根據ASML總裁溫寧克的說法,企業堆積了共計價值高達389億歐元(折合2937億人民幣)的訂單。
由此可見,別說接下來ASML訂單下滑的情況了,即便是這些積壓的訂單,就足以令該企業今年賺的盆滿缽滿了。
不僅如此,溫寧克還解釋道,這價值近3000億人民幣的訂單中,有著超過五分之一的訂單都屬于中國。
這意味著,ASML目前還有600億人民幣左右的訂單尚未出貨給中方,而這600億人民幣訂單中,不乏因為美國禁令的問題,尤其包括了《瓦森納協議》等情況。
比如說早在2018年,中芯國際就曾訂購過EUV光刻機,2020年還有14nm制程半導體設備等,而中國晶圓代工廠可不僅僅只有中芯國際,大大小小的芯片企業都曾因此受到影響。
可面對如今的現狀,相信這些訂單也已經無法突破美方的限制了,我國只能依靠自主研發來突破如今的困境。
好消息是國產半導體領域已經突破美方的限制,上海微電子、芯源微、北方華創等國產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均已經紛紛突破28nm制程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甚至已經投入商用。
國產EUV光刻機的研發也已經開始,國內中科院、哈工大等學校、機構已經陸續掌握了EUV光刻機的三大核心部件,也許不久后的未來,國產EUV光刻機將打破美技術的封鎖!
通過ASML過去3個季度的營收占比可見,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貢獻營收占比16%,第四季度營收占據14%,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僅剩占比8%。
中方正在致力于推進國產替代的戰略部署,同時正在逐漸降低對進口半導體設備的依賴,正如人民日報呼吁的一般,正在自主研發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