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發布了史上最慘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營收為117億美元,同比下降36%,跌至了自2010年以來從未見過的低水平。
而利潤為負27.6億美元(約190億元人民幣),創下了英特爾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而對于二季度,英特爾的預估也是會持續虧損。
事實上,不只是英特爾,美光一季度也是大跌160億,二季度預測持續虧損。另外高通、AMD、德州儀器等,一季度同樣跌的慘。
不只是美國芯片企業,韓國三星、SK海力士一季度也是跌的慘,二季度還會虧損。而台積電也是業績下滑,可以說當前全球芯片企業都日子不好過。
很多人表示,這是因為中國不買芯片導致的,畢竟一季度,中國相比去年減少了321億顆芯片的進口,下滑了下滑22.9%,而進口金額更是減少了286億美元(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降了26.7%。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不僅美國、韓國芯片廠日子難過,中國芯片企業,也一樣日子難過,大家一樣下滑嚴重,也有一大批企業虧損,從當前公布數據的國內半導體企業來看,設計、封測、制造等類型的芯片企業大多在下滑,只有半導體設備企業,表現相對好一些。
比如大家熟悉的龍芯,一季度營收1.18億元,同比下降34.93%,而凈利潤虧損7217.92萬元,去年同期凈利3642.25萬元。
中國大陸最牛的芯片封測廠,排名全球第三的長電科技,一季度營收58.6億元,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87.24%。
國內存儲芯片龍頭之一的兆易創新,一季度營收13.41億元,同比下降39.85%;凈利潤1.5億元,同比下降78.13%。
國產GPU廠商之一的景嘉微,一季度營收6518.2萬元,同比下滑81.98%;凈虧損7067.87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7729.5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從增長/下滑的比例來看,下滑的企業比例高于增長的比例。
而增長的這一塊,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設備這一塊,畢竟當前國產設備替代大潮來臨,很多廠商均開始采用國產設備了,所以業績增長了。
比如北方華創預計營收36億元–40億元,同比增長68.56%–87.29%;預計凈利潤為5.6億元–6.2億元,同比增長171.24%–200.30%。
還有華海清科,一季度營收6.16億元,同比增長76.87%,一季度凈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112.49%。
可見,當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大家不必為美國、韓國等芯片廠商的下滑,而沾沾自喜,目前處于全球芯片產業不景氣,芯片下行的階段,整個行業都非常嚴峻,都會受到影響,國內的芯片企業一樣無法獨善其身。
美國、韓國芯片廠商們不好過,中國的芯片廠商也一樣不好過,正如某位大佬說的,「半導體行業正面臨13年來最嚴峻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