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建廠,似乎已成為全球巨頭們眼中的「財富密碼」。前有富士康、台積電等大佬開道,后有寧德時代投下「敲門磚」,與福特汽車上演跨國聯姻。
事實上,早在這段「跨國聯姻」被曝光之前,2022年寧德時代掌舵人曾毓群就已難掩商業「野心」:肯定要赴美建廠。彼時,業內知道他是玩笑之言。卻不料,前不久美汽車巨頭福特曝出大料,雙方要在密歇根州共建電池工廠,福特出錢(35億美元,約合240億RMB),寧德出技術。對此,美媒痛苦直言:風向變了!
然而消息披露后,國內輿論卻有不同的看法。暫不提赴美建廠會得到多少回報,單論近幾年富士康、台積電的前車之鑒,就足以令人警覺。實際上,為了掏空「中國制造」,近幾年老美拿高額補貼為誘餌,威逼或利誘一眾全球大廠將生產鏈轉移出大陸。
如此風聲鶴唳的節點,寧德時代卻執著赴美建廠,多少讓國人有點不舒服。但曾毓群為何執意如此,非得拿核心技術換35億美元呢?隨著筆者進一步深入探究,其背后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隨著新能源市場的大擴張,電池技術也變得愈發關鍵。作為全球新能源電池霸主,寧德時代無論技術實力,還是研發能力,都足以吊打歐美巨頭。與此同時,后者對寧德的核心技術也是「垂涎欲滴」,其中就包括福特。于是30年前中國「市場換技術」一幕再現,如今福特上演了一出美版「市場換技術」。
其次,福特作為全球最大傳統汽車制造商之一,寧德時代與前者合作將會得到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業務拓展。并且還能通過福特的市場影響力,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場競爭力。
最后,盈利才是首要目標。早前韓國三大電池廠商都已經赴美建廠,若寧德時代不主動「出擊」,其全球電池裝機量有可能會被韓企迎頭趕上,甚至被擠壓「出局」。于是寧德時代干脆干票大的,赴美把握機遇。
雖然曾毓群有意去冒險,但近年老美對華為的「斷供」,對台積電補貼「放鴿子」,場景仍歷歷在目,無疑讓國人為寧德時代捏把汗。資料顯示,去年在台積電的「移機典禮」上,蘋果、英特爾、AMD等巨頭紛紛為其站台,而股神巴菲特更是拿出41億美元抄底,可謂是暖意融融。
然而,好景不長,不僅當初答應的補貼沒了下文,而且巴菲特直接變臉:爆賣台積電近乎9成的股票,導致前者市值一夜蒸發1800億元。無獨有偶,曾經的台積電老股東摩根大通、貝萊德、老虎基金等也緊隨其后拋售股票。對此外媒表示,一場有預謀的市場屠殺。事實上,巴菲特對投資動向的把握,可謂是精準獨特,從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領域的布局就可窺見一二。
2020年大流行期間,首次直言想「長命百歲」的巴菲特,重金入局硅谷富豪圈流行的類似抗老科技「竹弘堂」,并親自客串「小白鼠」。隨后,網友通過檢索得知,該物質多年前就已被名校哈佛、麻省科學家證實,其對心臟、肌肉等具有減緩老化潛質,且有望推遲人類老齡化進程。憑此噱頭,美日等生物企漫天要價,通過某東跨境渠道最高售價156萬,普通人只能望而卻步。
慶幸的是,隨后中科院、清北等科學家們涉足了上述領域,并很快取得關鍵進展。在中國制造加持下,這項被富豪貴胄們專享的抗老「私房秘術」,走向了平民化時代。隨著亰東、天苗平台將其引入,短短幾年內,一個超百億的市場新風口正勃然興起。顯然,巴菲特當年眼光毒辣,目前早已賺取了數十億真金白銀。
然而,曾毓群夢想還沒起飛,就遭到了「滑鐵盧」。據悉,出于安全考慮,寧德時代赴美建廠的計劃,已經被老美單方面叫停了。其實這種結果早有預兆,近兩年為了斷供華為,老美在「黑暗森林」法則下,連帶波及了大疆、TIKTOK等國產,而這種趨勢早晚也會覆蓋到電池領域。
另一方面,大陸也早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前不久還通過禁止24項核心技術出口,狠狠「卡脖」了老美。而寧德時代獨步全球的電池技術,顯然也是我們的三體「智子」,是反制老美的一張強有力「底牌」。事實上,從寧德時代赴美建廠的合作事宜被審查,「聯姻」可能性就已經不存在了。而幾年前,《人民日報》就已看透:放棄一切幻想,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
或許寧德時代來說,這稱不上好消息,但對渴望民族企業挺起脊梁的國人來說,這無疑是及時止損。事實上,在民族復興征途中,我們不需要見錢眼開的「台積電」們,我們需要的是「挺起民族脊梁」的華為、比亞迪。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