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無恥!美巨頭退出中國后又重返,還公然挑戰中國人底線

白昼之梦 2023/04/04

要說電商,亞馬遜這個美企巨頭可以說算是前輩,較比國內的京東、阿里都要早上幾年,由于是全球跨境電商企業,所以在每年的營收和GMV( 商品交易總額)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如今人才輩出的電商市場,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堅持三個戰略方針,無限選擇、快速配送和最低消費,當然這其實也是京東、拼多多等企業的理念。那麼作為全球第一大跨境電商巨頭,為什麼在國內幾乎沒有看到其身影?

這其實與曾經亞馬遜的戰略部署失敗有關,畢竟基于中國在近數十年的發展,早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擁有14億人口紅利,對于電商企業而言幾乎是「寶地」。

而亞馬遜很早就看上了中國市場,在2004年開始為進入中國市場展開部署,以7500萬美元的資本收購了「卓越網」。

欲想通過Money的優勢,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分享這塊寶地的巨大利潤,可事實卻并沒有如同貝佐斯想象的那麼順利。

本質上來說,2004年正屬于互聯網發展的初期,電商作為新興業務,在市場上受到了用戶們的熱愛,有著頗為優勢的發展趨勢。

不僅能夠為用戶購買東西給予便利,甚至許多在的當地無法買到的產品,也可以通過電商平台的方式購買,對全球產品進行了一波統一。

可亞馬遜卻在良好的發展前景下原地踏步,正是因為國內1998年和1999年創建的京東和阿里,本土品牌逐漸發力的結果致使市場展開了一系列的競爭。

這個時候,亞馬遜的戰略部署絲毫沒有呈現出優勢,由于對中國市場和客戶不夠了解,并沒有制定出合適的計劃,照搬了亞馬遜在歐洲的跨境電商理念。

實際上,電商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加上激烈的競爭關系,所以該領域有著短時間內千變萬化的趨勢,可亞馬遜不愿意針對中國市場制定出一套契合的戰略部署。

那麼結果自然就是失敗了,在亞馬遜退出中國市場的前幾個月,該品牌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僅剩0.6%,較比京東、阿里來說簡直是天差地別。

這一次亞馬遜將旗下在華夏地區的電商業務取消之后,留下了Kindle和亞馬遜云計算業務等等,不過亞馬遜倒是也沒有完全放棄這個電商市場,期間退出中國后又重返。

可這一次的結果就不一樣了,上一次是因為不占據市場份額,這一次是公然挑戰中國人底線,售賣印有「港獨」、「香港沒有引渡」、「香港不是中國特別行政區」等反華言論的T恤等產品。

要知道這個時候剛好是2019年,售賣印有反華言論的T恤打破了原先對這個企業的尊重,傷害了國人的心,便對這個企業開始了全面抵制,最終不得不退出市場。

歸根結底,只能說是亞馬遜自己「作死」的結果,本質上來說作為一個企業,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錢財。

在與京東、阿里的競爭中,可以通過大規模投放廣告、宣傳擴大規模、降低商品價格等,用一些優勢來吸納用戶,最好制定一個營收計劃,迎合大眾的喜好。

可亞馬遜卻偏偏不這麼做,反而「搞事」涉及政事影響,結果必然會受到國人的唾棄和抵制,這個結果只能算是咎由自取。

如今亞馬遜雖說依舊是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企業,但目前已經被中企希音(Shein)撼動,在近些年的營收成倍增長。

作為一個2008年成立的企業,Shein如今在亞馬遜的地盤上也有著頗為可觀的實力,2022年更是擁有227億美元的營收,這是因為該企業幾乎只賣服裝。

倘若有一天Shein進行轉型,向著亞馬遜這種全面型跨境電商平台,那麼結果將會導致后者的地位真正被替代,這正是亞馬遜的代價。

那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忙點贊、收藏、轉發哦,謝謝大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