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有被害妄想癥的美國,對中國企業又下手了。
那份特意針對中國的實體清單,又增加了28家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包括浪潮集團、龍芯中科、第四范式、華大基因等等。
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才能獲得美國的產品和技術供應,與當初針對華為的是一個級別。
其中,我想特意說一說這家浪潮集團,因為它這次特別有代表性,因為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AI伺服器廠商,也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伺服器廠商,這次被美國精準打擊了。
為何美國要制裁浪潮,其實就是擔心中國AI超過美國,所以美國下手了。
最近ChatGPT有多火,大家都清楚吧,業界認為,ChatGPT所代表的LLM(大語言模型)應用很可能是一種「元技術」。
而這種「元技術」的持續運用,可以反過來加速技術本身的進步,而ChatGPT的持續進步,可能會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目前中國的ChatGPT產品也是相當火爆,百度、阿里、字節、科大訊飛等紛紛投身其中,要與OpenAI比一比。
而這樣的創新性的技術,美國當然不愿意中國領先,所以要出手來干預,而制裁浪潮就是辦法之一。
ChatGPT背后是算力,特別是CPU、GPU算力,比如GPT-3 的1750億參數(45.3T)模型單次訓練需要1024張NVIDA A100 GPU訓練34天。
當前ChatGPT的數據中心,至少已經部署了25萬張CPU芯片,以及1萬多張GPU芯片。
所以如果鎖住中國的算力,特別是AI算力,基本上就實現了對中國AI技術的壓制,這就是美國想出來的辦法。所以作為全球第一大AI伺服器廠商,浪潮集團,就這樣上了「實體清單」。
那麼對浪潮影響大不大?當然非常大。
我們知道目前所有的伺服器,基本上都由CPU、GPU(加速卡)、硬盤、內存這幾大核心繃組件組成。
這其中,除了硬盤、內存還可以想想辦法,用國產來替代一下。但像CPU大多采用AMD、INTEL的,而GPU基本上都是采用NVIDIA、AMD的,這兩塊,基本上都要從美國進口,沒有什麼可替代的,國產完全跟不上。
一旦CPU、GPU芯片受了限制,也就意味著伺服器關鍵的算力會受到極大影響。
接下來就看美國的制裁究竟會到哪一步,是高端CPU、GPU不能進口,還是所有的CPU、GPU都不能進口,這也是浪潮接下來要面臨的困難級別。
可見,依賴別人的產品,總是不靠譜,必須自己得有,關鍵時候能頂上來,才不怕被卡脖子,你覺得呢?所以國產CPU、GPU芯片真的得努力了,致命的奇點時刻,正在不斷的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