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芯片疊加技術取得突破,美國技術封鎖變得徹底沒戲!

過人君 2023/04/11

芯片作為二十一世紀最核心的科技產品,不僅成為各個國家都爭相研究的對象,也成為了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芯片的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已經成為了國家科技實力的象征,誰的芯片技術更牛,那麼誰就能在各行各業獲取巨大利益,特別是美國由于掌握眾多核心技術專利,所以每一顆與美國技術相關的產品誕生,都需要向美國交納一定的專利費用。

再比如還有日本掌握半導體產業的上游市場,為全球各個國家提供半導體原材料,同樣也是從中獲取了巨大收益,不僅如此,美國掌握眾多核心技術專利,在全世界收割財富的同時,也以此技術卡住他國科技企業的發展,比如限制荷蘭出售頂級的光刻機設備,限制台積電為華為代工麒麟芯片等等。包括還有中國和韓國,通過芯片代工制造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各個國家都能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無論是液晶面板產業所需要使用的芯片,還有手機、電腦等高端行業需要用到的芯片,這些都需要日本的原材料和美國的極紫外光源技術,特別是沒有荷蘭的光刻機,就無法打造出更加高端的產品,比如我國華為這家民營企業,就是受到美國的限制,導致台積電無法為其代工,因為台積電所使用的光刻機就是來自荷蘭,而荷蘭光刻機所涉及的技術正是美國的技術。

確實如此,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美國技術卡住脖子,導致我國半導體發展緩慢,至今都還沒有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可是隨著中國科技不斷發展,我們實現了很多技術用于彎道超車,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一種「芯片疊加技術」,我國在芯片疊加技術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徹底打破美國技術的封鎖和壟斷,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可能很多人以前只知道華為的芯片疊加技術,那就是將兩顆14nm芯片疊加在一起,形成一顆等同7nm性能的高端芯片,以此來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但是現在不僅僅是這麼簡單,因為我國已經可以做到通過疊加芯片面積的方式,以此來打造出更加高端的芯片,比如華為是通過向上疊加的方式,而現在出現了增大芯片面積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一種疊加技術。

確實如此,無論是向上疊加還是擴大芯片面積,這都是變相的增加了芯片的面積,面積增大就意味著可以容納更多晶體管,比如一顆14nm芯片可以容納幾百億個晶體管,那麼通過向上疊加和增大一倍面積的方式,就相當于直接將容納晶體管的數量提升了四倍,理論上就可以做到一顆芯片容納幾千億個晶體管,這也意味著通過這種方式打造的芯片,甚至比5nm工藝和3nm工藝的芯片還要更加先進。

目前國內芯片發展現狀,那就是除了華為掌握此項技術之外,還有長電科技也成功突破技術難題,比如長電科技通過芯粒技術研發的4nm小芯片,就是將不同功能模塊的芯片合并到一起,最終實現等同4nm芯片的性能水平,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也意味著我們正式打破美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芯片領域存在物理極限,簡單來說就是芯片制程最多只能做到1nm左右,如果說想進一步提升制程工藝,那麼以目前電子芯片所使用的硅材料,是無法支持更小的晶體管運行,因為一旦晶體管變得更小,那麼就會出現所謂的量子隧穿效應,從而導致芯片變得無法正常工作,這也意味著芯片制程技術已經發展到頭,相反中國的芯片疊加技術才是未來市場主流。

比如台積電目前正在研發2nm芯片,如果說台積電進一步研發達到1nm工藝,那麼就無法再繼續向前發展了,芯片制程技術也就停滯不前,除非有什麼新技術可以改變這個尷尬的局面,否則哪怕是有美國技術也無法提升芯片性能,相反中國的芯片疊加技術,理論上是可以不斷往上疊加,也可以通過增加芯片面積的方式疊加,這麼一來,未來真正的高端芯片可能就只有中國才能生產制造,那麼美國的技術封鎖也就變得徹底沒戲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