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如今芯片已經是科技行業中的硬通貨,可以說各行各業只要和智能設備相關,芯片都是核心資源。當初的公共衛生事件已經讓整個產業停滯了一段時間,如今全球的芯片供應也是異常緊張。我國雖然也在加大關于芯片的投入,但是芯片的缺口依然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說到芯片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是想到手機,像麒麟芯片和蘋果的A系列芯片,然而許多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家電和汽車等如果沒有芯片的話也就無法繼續發展下去。如今芯片已經成為了除了石油之外另一大資源,目前「缺芯」這一問題,已經讓全球169個行業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響,尤其是我國的芯片缺口更大,那麼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呢?
眼下全世界都因為缺少芯片而犯難,我國也是在其中。目前的技術無法完成整個芯片供應鏈,所以很大程度還是依賴進口和代工,那麼在多方調查之后,國家也是發現了許多隱藏在背后的原因。人才外流這一問題已經是日益嚴峻,根據市場調查顯示,目前已經有許多的清北學霸在海外參與芯片的開發,尤其是在歐美國家,而開發完成之后核心技術自然也就在海外了。
其實如果可以把這些人才把握中,那麼對整個國內的芯片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為芯片畢竟是人開發的。
芯片的競爭力可以說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科技行業的發展程度,如今大多數的國家不具備相關條件,主要的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上。所以說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在芯片上有所突破,人力和物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我國來說,芯片的問題在這幾年尤為凸顯,因為我們手上的掌握的技術相對還是比較薄弱,雖然說現在我國的一些高新技術企業比如華為等,也都加快了整體的進程,但是眼下還是無法滿足這個巨大的缺口。
人才流失依然是痛點
我國現在也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國內的高等學府知識沉淀可以說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技術方面的人才缺口為什麼還是那麼大呢?
根據相關資源統計,目前頂尖的材料學專家中,就有不少是來自國內的,然而這些人員的工作單位基本都在海外,選擇在國內就業的卻少之又少。
英特爾和蘋果等美企也有許多員工是中國留學生,這些人員往往在畢業之后也會選擇繼續在那邊就業和生活。不難看出,現在我國培養的人才流失海外的占比是非常大的,這些人才開發出的技術成果最后也是用在海外產品上,然后高價賣到國內。
另一方面,國內的科技行業的邁進,以及整個行業的不斷擴大,也讓人才缺口進一步放大,根據相關報告顯示,在明年我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人才缺口將會達到30萬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把高精尖人才留在國內,可以說已經是刻不容緩。
緊要關頭,國家已經出手了
其實國家早就已經重視起這個問題了,現在集成電路已經被設為一級學科,設備和資金的投入都在不斷加大,國內的高等學府也紛紛響應,成立集成電路學院,可以說明眼人也都看到了國家的決心。
那麼對于企業來講,國家的大力投入,也是一針強心劑,面對國家培養的高精尖人才,企業也不斷改善人員的就業條件,提升薪酬和各種福利,目前已經看到有些公司的崗位薪酬已經高出了海外。
那麼對于人才來說,有好的就業環境,收入能夠得到保障,也沒有人愿意在海外奔波,畢竟一來能夠回報國家,二來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能夠得到保障。何苦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折騰呢?
總結
老話說得好,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要徹底解決「缺芯」的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想要完全解決供應鏈的問題,各方面的資源都必須要跟得上才行。如今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也在不斷地扶持,可以說這個問題肯定能夠得到解決,畢竟我國當時研究兩彈一星的時候,條件比現在艱苦的多,連計算機都沒有。相信只要跟隨國家的步伐,未來肯定是一片光明。
對此大家有何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贊、關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