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一年時間芯片價格暴跌80%,外媒:斷供究竟換來了什麼?

過人君 2023/03/24

芯片

從手機到航天飛船,小小芯片發揮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半導體產業不僅僅代表了科學技術的集大成者,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崗位以及高薪就業機會。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芯片產業一直由西方國家主導,借此他們也獲取了大量的利潤,也讓民眾獲取了更高的薪資和生活水平。

外媒報道芯片價格下跌80%

但是最近這種情況正在結束,根據彭博社等媒體報道,德州儀器等芯片巨頭的價格紛紛出現暴跌。對比2022年3月,僅僅一年時間芯片價格就下跌了80%(the market price of some Texas Instruments analog chips has dropped up to 80% since March 2022)。

外國的芯片忽然不「香」了,這究竟是為什麼?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就是斷供讓更多國內企業開始「居安思危」并逐漸開始完成國產替代。為何以往德州儀器、博通、意法半導體等外企芯片更受到歡迎?性價比高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些通用的邏輯芯片每年產量達到百萬、千萬級別。外企憑借先發優勢已經占據了市場領先位置,并憑借規模化效應來降低成本。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產企業雖然也能提供一樣性能的芯片,但是由于產量不足導致價格甚至比外企還要高,在這種劣勢之下自然難以發展。但是隨著對華為等企業斷供的事件發生之后,安全可靠成為企業選擇芯片的一個新要求。

小米自研芯片

「斷供」事件反而給國產芯片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國產芯片,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規模也開始不斷增大,其后產業集群的出現以及產業鏈的完善也使得國產芯片的價格開始下降,對比外國芯片也具有了價格優勢,這就使得國產芯片不僅僅在國內市場完成了替代,甚至開始向國外出口并搶占市場。

OPPO自研芯片

從芯片整體產量來看,2022年國產芯片數量達到了3241.9億顆,已經成長為全球最為重要的芯片產地之一。同時小米推出了澎湃P1、G1兩顆與電池、快充相關的自研芯片;OPPO推出了自研影像芯片馬里亞納X;vivo推出了自研影像芯片V1。

華為「難題揭曉」火花獎

作為國內技術研發投入最高、技術實力最強的華為自然同樣不甘落后,在前不久舉行的「難題揭曉」火花獎專家座談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出席并發表了講話,其中提到華為在三年時間內完成13000+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電路板的反復換板開發。在主要核心領域上已經完成了對國外芯片的替代。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在國產芯片如何如荼發展的同時,外國芯片企業的日子則不再如同曾經一樣能夠躺著賺錢。在高通公布的2023財年第一財季財報中,披露營收額為94.6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季下跌了12%,凈利潤為22.35億美元,對比去年同季下跌了34%。英特爾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同樣慘不忍睹,總營收同比下滑31.6%跌至140.42億美元,凈利潤同比下滑114.3%跌至-6.61億美元。

除此之外其他芯片企業的狀況同樣不容樂觀,三星2022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大降69%跌至4.3萬億韓元;AMD 202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8%跌至13.2億美元……隨著中國芯片競爭力的增加,國外科技巨頭的市場份額以及利潤已經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面對這種困境,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美國沒有能力阻擋中國芯片產業的崛起」(US won’t be able to limit China’s Microchip industry)。之前包括高通在內的眾多企業憑借技術領先的優勢曾經賣出過昂貴的芯片,但是斷供等于直接將這些市場拱手讓人的同時,也間接使得中國芯片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機會以及龐大的空白市場。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國產芯片的崛起以及西方芯片的衰落也讓外媒不得不感嘆:斷供究竟換來了什麼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