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不再授權?阿里之后,中科院正式宣布,外媒:情況越來越好了

過人君 2022/08/30

2019年對于華為來說是喜憂參半的一年, 喜的是在這一年華為的5G正式走向商用,華為成功發布全球第一台5G智慧型手機,華為擁有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專利技術,一切都標志著華為將在5G時代帶領我們走向超越,而憂的是,伴隨著華為在5G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來自于海外市場的阻力也出現了,其中芯片規則的改變是影響最大的,而在芯片規則改變后,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架構供應廠商的ARM公司也曾表示,不再對華為進行新的ARM架構的授權,這一時之間讓我們明白了ARM公司所謂的中立根本是靠不住的。

也因為ARM等一些海外企業的行動,讓我們重新明白了「缺芯少魂」的真正意思,因此,從2019年開始,我們開始謀劃在操作系統和半導體芯片產業鏈上的自我研發, 而系統層面上,我們已經獲得了極大突破,鴻蒙系統、麒麟芯片、UOS系統都在快速壯大,隨時可以在特殊時間下替換現有的Android系統和Windows系統。

而芯片產業鏈方面,由于產業鏈冗長,涉及到的技術繁雜,所以目前芯片產業鏈的國產化進行還在加速推動中, 如今在芯片制造環節上,刻蝕機、離子注機、半導體用光刻膠等都有了重大突破,而EUV光刻機也被提上了突破的最高優先級。

目前在芯片指令集架構方面,我們也是做出了兩手準備, 一手就是完全自主研發的LoongArch架構,另一手就是倪光南院士提議的可以適當聚焦的RISC-V架構。

如今在LoongArch架構方面,龍芯中科不斷加碼,也有了從0到1的突破,而RISC-V架構方面,則被華為、阿里、中科院等一眾科技企業加持,因為RISC-V架構是開源指令集架構,在全球芯片制造企業中的認可度都是非常高的, 更是被海外調研機構評價為,是繼ARM和X86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芯片指令集架構,因此,我們也是把發展RISC-V架構放在了極高的位置上。

而國內市場在RISC-V架構領域發展最前沿的當屬阿里巴巴和中科院,阿里巴巴方面首先是在2019年成功發布了基于RISC-V架構研發的玄鐵910處理器,并成功實現了在Android 10和Android 12上的運行,而后在2021年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又成功將玄鐵RISC-V架構開源, 在8月24日,阿里又成功發布了全球首個高性能RISC-V芯片平台,無劍600,最高主頻可以達到2.5GHz,已經直追ARM和X86的主流芯片內核了,同時阿里方面還表示,開始為RISC-V架構的軟硬件生態鋪路。

就在阿里之后,根據8月28日消息顯示,中科院也是正式宣布聯合阿里、中興等一眾企業組成聯合研發團隊,開展第三代香山,也就是昆明湖架構的聯合開發,而作為第三代香山RISC-V開源處理器核心,其目標也是向著高性能芯片的方向發展的。

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在RISC-V架構方向上的努力已經算是達成了一致,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和芯片設計公司開始開展多元業務范圍,原本只集中在ARM架構芯片開發的企業,也開始加碼RISC-V架構芯片的研發,相信在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憑借RISC-V架構實現芯片領域的完全自主化發展,因為如今阿里在RISC-V架構領域的布局可以說是走在了全球最前列,哪怕是對標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也是領先不少,畢竟英特爾對于RISC-V架構的布局也是從2021年才開始的, 并且其想要收購SiFive公司,直接完成RISC-V架構跳躍式布局的計劃也宣告「破產」了,所以說在RISC-V架構的布局上,英特爾的確是比不過阿里的。

而面對著我們在RISC-V架構領域的布局,以及阿里和中科院的成績,外媒方面也是發來評論表示, 情況越來越好了,英特爾和ARM公司不想看到的情況還是發現了。

的確,事實就是這樣,RISC-V架構的潛力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英特爾、高通、蘋果等芯片巨頭才會開始布局,但是它們看好卻并不希望我們在該領域實現超越式發展, 畢竟這會打破一直以來在芯片領域歐美企業領先的局面。

但是,它們不愿意看到是它們的事情,如今時代已經改變了,從操作系統到芯片指令集架構,再到光刻機,我們都已經在布局了,而伴隨著我們布局的技術逐個突破,屆時歐美企業在芯片市場上的壟斷發展局面將徹底被打破,這是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而導致這種趨勢的出現,卻只能是它們咎由自取,畢竟在2019年之前我們是抱著開放合作的態度去發展的,可是它們不愿意,所以我們才被迫開始走向大規模自主研發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