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方拉上荷蘭與日本組成「美日荷聯盟」,并達成了秘密協議之后,我國半導體領域受到的限制措施就更加嚴峻了,不少剛建立不久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就面露難色。
對于如今中企的狀態,國家也看在眼里,因此更新了《中國限制/禁止出口技術目錄》,將稀土、光伏等技術列入其中,意味著中國「大反擊」正式開始!
但美方并沒有因此而收斂,反而繼續將數十家中企拉入「實體清單」和「未核實清單」中,對其執行斷供和徹查,試圖對中國科技發展進行阻撓。
比如說一周之前美方剛把信維電子、捷高國際、越海通信等14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中,數天前再次將海視鼎鑫電子、墨玉海視電子、海視永安電子、海視新安電子和海視美闐電子5家中企拉進「黑名單」。
這項操作無疑將中美科技戰演變至白熱化的階段,我方也正式展開了「反制戰」,幾乎和互相傷害沒有什麼區別。
而我國「去美化」戰略部署逐漸推進,加上中企半導體正是以一個頗為迅速的趨勢擴大產能和進步,以至于美企們痛苦不堪。
繼2022年對進口芯片砍單970億顆之后,2023年1月份至2月份的進口芯片數量僅僅只有676億顆,同比2022年下滑26.5%,資金投入為478億美元,同比下滑30.5%。
配合上目前國際市場上處于芯片「寒流」狀態,美企的營收紛紛出現下滑,即便是作為芯片巨頭的高通、美光、英特爾等,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從2022年末開始,美企們就陸續傳出營收下滑、市值蒸發、大規模裁員的「哀嚎」,而隨著2023年的到來,這一趨勢正在逐漸擴大。
但這可還沒完,為了刺痛美方,反制拜登政府的限制行為,我國開始對大陸上的美企進行徹查,不久前剛剛對美思明智集團入駐華夏地區的北京辦事處進行徹查。
結果顯示,這個企業借著盡職調查的名義,肆意收集我國各項情報數據,重點在于其負責人還是美中情局任職28年的代表之一。
因此,很快這個美思明智集團在北京的辦事處就被以「間諜公司」的名義關閉,并拘留了該「辦事處」的5名中國員工。
最重要的是把這件事公布到了國際上,讓全球所有國家看清楚老美的「嘴臉」,相信不久后該企業在全球建立的18個辦事處都將被關閉拆除。
如今再次有一個美芯片巨頭被審查,該企業就是存儲芯片市場中的佼佼者美光,3月31日,國家正式對外宣布,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既然國家會對存儲巨頭美光科技下手,那麼意味著本身這個企業可能就暴露了某些有問題的行為,那麼結果就已經很清晰明朗了。
而美光科技如果在這次的審查中出現了不符合駐華企業要求的情況,甚至可能出現與美思明智集團的情報問題,那麼結果就會對一眾美企和拜登政府的聲譽帶來困境,感覺拜登要睡不著了!
雖說美方的「嘴臉」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都隱隱有著負面的趨勢,但每次遇上負面輿論的時候,老美總能依靠「不承認」來擺脫輿論影響。
如今通過徹查的方式,將證據直接甩到拜登團隊臉上,看美方究竟還有什麼理由「甩鍋」,沒有人性的極端資本主義就應該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