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僅676億顆,中企們又來了「致命一擊」,外媒:美芯賣不出去了?

白昼之梦 2023/03/09

如何在全球半導體寒冬活下去,是很多美企們首選之路。于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們看到了美企們股價集體裁員、大量削減資本支出、暫緩擴產計劃等等。然而本就寒冬的他們又面臨著美限制不能正常出貨, 其中韓企就深受影響,出口芯片數據和庫存率一個在下滑一個在飆升,掐著這個勁頭還真是雪上加霜。

但讓他們更不想看到的是,整個2022年中國大陸市場的芯片進口數量也首次年度出現了下降的情況。對此,有不少美企都透露出了一個同樣的意思,那就是他們希望中國大陸市場上的客戶幫他們解決芯片庫存的燃眉之急。從以往高高在上的態度變成現在真的令人唏噓,然而壞事一件又一件的接著來,到今年中企們又給他們來了「致命一擊」。

據消息顯示,在2023年的前兩個月,中國芯片數量進口再次出現了數據上的下滑,僅僅為676億顆,比起去年來的同期下滑了高達26.5%。不難看出,當下市場正面臨著一個過剩的沖擊,且中國芯片的客戶們對于進口的芯片數量也在逐步擺脫高依賴。這一方面大概是因為美限制的原因,有不少企業壓根不能出貨高性能的芯片,另外一方面自然是我們國內的芯片正在自給自足,力求達到2025年的70%自給率。 對此,外媒發出疑問:美芯是賣不出去了?

這個美芯如果單純按照美企造出來的芯片理解未免太過片面,因為在美用技術限制的時候,不少企業不能出貨都并非為美企,韓企、日企、就連一個荷蘭的ASML都未曾放過,可見「美芯」大機率指的是美技術下的芯片。那麼他們真的會賣不出嗎?就個人認為,就目前來說是賣不出了, 首先,市場處于供應過剩的沖擊,這是基于大環境下的影響,手機端、PC端等等都進入到了一個疲軟的階段,這也是為何去年年底的時候有很多「美芯」在芯片價格上都出現了大幅度降價的原因。在如此情況下,市場需求不復從前,他們就只有在庫存上進行修整,修整不了的只有爛在倉庫,畢竟這不是他們想賣就能賣出去的。

其次,美技術限制還卡在他們的前頭。不過這一點個人覺得不算大事,因為他們都認為中國大陸市場很重要,費盡心思都要出貨。比如說英偉達,在高性能芯片限制的時候還推出了替代的產品來抓住市場。而高通,也在為出貨華為許可證的問題絞盡腦汁。 且曾經為限制打開突破口,這些美企們也不是沒有聯手起來討伐的歷史。如果說美限制持續如此,不排除他們會讓這樣的事情重演,屆時美限制可能就會如外媒所言限了個寂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與日俱減的芯片進口數量已經擺明了我們的態度,誠如任正非所言:我們還是很希望和美芯有所合作,但若是沒有我們也能自力更生。是了,如果他們愿意出貨,在我們產能需求跟不上的時候,友好合作也不是不行。但此行為并不能阻擋我們自研發的道路,且2025年的自給率目標正在逐步逼近,數據很直觀,一眼就看得出來這樣的目標定制和實際行動配合下已經生效了。而且,中芯現在還在加速的擴產,今后我們內需滿足會更進一步,到時候美芯還賣不賣得出去呢?我們靜觀其變。

對此,你們對于我們逐漸減少的芯片進口數據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