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中國市場吸引了很多外企參與投資,荷蘭的ASML,美國的高通,英偉達等等。除此之外,日本的半導體巨頭尼康也想要尋求中國客戶參與合作。
何止尼康,另一大日企住友電木宣布投資66億日元在中國新建工廠。具體來看,住友電木有怎樣的投資規劃呢?日企押注中國市場,對美企有何影響?
日企紛紛加碼中國市場
美國在半導體領域持續修改規則,只要使用了美國技術,就得遵守美國制定的規則。ASML因此無法順利出貨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甚至美國還想進一步限制DUV光刻機的自由出貨。
別說ASML是荷蘭企業,就算是英偉達、AMD、高通這些美國企業,也在部分領域無法正常向特定客戶做生意。
站在美國的角度,做這些行為是為了振興本土芯片制造業。只是美國不走尋常路,以為阻礙競爭對手發展就能實現自身的進步,殊不知脫離了芯片全球化發展,最終只會落得一地雞毛,合作雙方從原本的雙贏走向擺脫對供應方的依賴。
更何況中國市場龐大,在ASML受限的同時,日企紛紛加碼中國市場。比如日本光刻機巨頭尼康想要提高光刻機的出貨量,降低對英特爾訂單的依賴,而中國成為了尼康提高出貨量目標的重要市場。
尼康有意尋求更多的中國客戶參與中國,在中低端光刻機領域,和ASML同台競技。
因為ASML不能自由出貨EUV光刻機,所以從市場的角度來看,ASML和尼康在中低端光刻機市場其實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就看誰能提供更多的產能和吸引客戶的優惠價格了。
尼康之后,日本半導體封裝材料巨頭住友電木也在加碼中國市場。根據住友電木正式宣布,將在中國新建一座工廠,用于生產保護半導體芯片的封裝材料用環氧樹脂。
而住友電木的投資規劃包括拿出66億日元(約3.2億人民幣),住友電木的新工廠會修建在江蘇,工廠將于明年完成全部的修建工作,到2024年正式投入運營。一旦生產線滿載,那麼住友電木在中國的半導體封裝材料產能將提升30%以上。
對一些人來說,半導體封裝材料是比較陌生的領域。其實這是芯片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芯片封裝決定芯片在終端設備中的運行性能,先進的封裝工藝可以提高芯片發揮更大的效能。
而芯片封裝同樣需要大量材料的支持,日本住友電木在半導體封裝材料領域位居世界第一,擁有全球4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也有20%的份額掌握在住友電木手中。隨著住友電木加碼中國市場,預計在中國的產能和市占比都會有所提升。
日企押注中國大陸,對美企有何影響?
尼康布局中國光刻機,住友電木則瞄準半導體封裝材料。雖然是不同的兩個領域產業,但都屬于芯片產業鏈重要的一環。對于各國地區打造芯片制造業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對于美國現階段的振興本土芯片制造業目標而言,日企的舉動對美企的影響是巨大的。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半導體仍以亞洲為中心,美企芯片制造成本難以降低。
大部分的美企都依賴亞洲工廠代工芯片,台積電和三星每年給美企生產數以百億千億計的芯片,然后美企再把這些芯片賣給中國大陸等全球市場。
但是美國有意降低對亞洲產業鏈的依賴,所以拿出大量的補貼吸引台積電,三星等巨頭到美國投資建廠,還有促進美芯片制造巨頭的投資項目落地美國。總之美國正在想盡各種辦法將芯片產業鏈集中到美國。
這個過程中不允許美企隨意出貨,等到了后期美企掌握高端芯片產業鏈話語權,便能更好地把高端芯片賣出去。另外美國組建「芯片四方聯盟」,把日本、韓國、台灣拉入其中。
不過這些聯盟成員各有各的心思,韓國明擺著不愿加入其中,而日本雖然態度有偏向性,但日企為了追求廣闊的市場,積極投資中國市場的舉動讓美企沒那麼容易擺脫對亞洲地區的產業鏈依賴。
想想就能明白,美國費盡心思把產業鏈資源轉移過去,而日本企業卻積極在大陸投資建廠,這和美國規則主張是完全相反的。若日企在中國市場取得豐厚的回報,或吸引更多的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持續加碼。這種情況下,美國轉移半導體產業鏈的想法還能輕易實現嗎?
對此,有外媒表示多家美企慌了,高通、英偉達、英特爾等美國企業相繼表達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中國市場對自身營收占比。盡管美企有意進入開放的市場參與合作,但最終能取得怎樣的成效,還得看美國的態度。
寫在最后
日企相繼宣布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先是尼康,然后的住友電木。隨著尼康和住友電木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落地,對促進芯片產業鏈全球化其實是有好處的。當然,國產芯片產業鏈也不會停止腳步,必將取得更大的進步。